关于骨原细胞,哪一项错误?
- A: 是骨组织的干细胞
- B: 细胞胞体较小,呈梭形
- C: 细胞质较少,呈弱嗜酸性
- D: 多位于骨外膜和骨内膜近骨质处
- E: 当骨组织生长或重建时,它能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下列关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骨髓显像的原理,哪项是错误的
- 女性,38岁。确诊慢粒5年,发热、牙龈出血10天就诊,骨穿原始细胞0.90(90%),确诊慢粒急变,白细胞危象。关于慢粒急变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 男孩,10岁。发热、鼻出血、皮肤出血点5天住院。骨髓涂片原始细胞占0.89(89%),PAS染色呈粗颗粒阳性,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关于此病下列哪项说法不妥
- 女性,20岁。头昏乏力,鼻出血伴牙龈出血1周,HGB82g/L,WBC45×109/L,PLT25×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0.5,早幼粒细胞0.21,POX强阳性,NAP阴性,非特异性酯酶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确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其FAB分型是与白血病的发病可能有联系的是有关AML的分型正确的是下列属于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是
- 男性,68岁,发热伴咳嗽1周,表情淡漠,气急,近2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及瘀斑,测血压60/40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30×109/L,血涂片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18s(对照13s),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最可能的诊断是关于该病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查体:T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未触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示Hb90g/L,WBC20×109/L,中性粒细胞12%,淋巴细胞82%,PLT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质偏蓝,质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m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化疗,治疗第八天外周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治疗第15天、第33天骨髓检查均达完全缓解标准。下列骨髓象中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按上述资料,应属于的类型是
- 5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查体:T 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未触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示 Hb 90g/L,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12%,淋巴细胞82%,PLT 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质偏蓝,质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mm/h。经骨髓检査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査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化疗,治疗第八天外周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治疗第15天、第33天骨髓检查均达完全缓解标准。下列骨髓象中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按上述资料,应属于的类型是
- 男性,68岁,发热伴咳嗽1周,表情淡漠,气急,近2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及瘀斑,测血压60/40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30×109/L,血涂片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18s(对照13s),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最可能的诊断是关于该病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应进一步作哪项检查关于该病的实验室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查体:T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未触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示Hb90g/L,WBC20×109/L,中性粒细胞12%,淋巴细胞82%,PLT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质偏蓝,质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m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化疗,治疗第八天外周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治疗第15天、第33天骨髓检查均达完全缓解标准。下列骨髓象中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