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细胞中枢耐受形成描述错误的是
- A: 与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有高亲和力性的克隆被清除
- B: 克隆消除依赖于细胞程序性死亡
- C: 阳性选择参与了耐受建立
- D: 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的清除发生在胸腺髓质区
- E: 可显著减少出生后的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关于ART和抗HCV治疗的启动顺序,中国2021指南建议:CD4+T细胞计数<()推荐先启动ART,待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恢复后再适时开始抗HCV治疗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关于HIV/HCV合并感染者,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_个/μL,推荐先启动HAART,待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后再适时开始抗HCV治疗。
- 1岁患儿,发热、咳嗽1周,气急3天入院。查体:T 39℃,皮肤猩红热样皮疹,R 60次/分,鼻翼扇动,双肺中、细湿啰音,右肺背部叩诊浊音,P 150次/分,律齐,肝肋下1.5cm。 WBC 12.0×109/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25%。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关于本病胸部X线可能有的改变中,应除外的是
- 患儿起病两天,高热不退,呕吐抽风,于7月21日入院。查体:T 40.5℃,R 36次/分,P 144次/分,神昏吐涎,双眼凝视,心脏查体(-),两肺可闻及痰鸣音,腹平软。神经系统检查:克氏征(+),巴氏征左(+)。脑积液常规:清亮,Pandy试验(+),糖7.0mmol/L,细胞数78×106/L,中性粒细胞0.25,淋巴细胞0.75。血常规Hb 130g/L,WBC 9.5×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22。如以上诊断成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患者男性,30岁,农民,于劳动中不慎右脚扎伤,经简单包扎处理,未介意。7天后出现寒战、高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倦怠、咳嗽。查体:T 39.8℃,血白细胞23×109/L,中性粒细胞89%。胸部X线检查:双肺外带可见散在的小斑片状阴影。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1岁患儿,发热、咳嗽1周,气急3天入院。查体:T 39℃,皮肤猩红热样皮疹,R 60次/分,鼻翼扇动,双肺中、细湿啰音,右肺背部叩诊浊音,P 150次/分,律齐,肝肋下1.5cm。 WBC 12.0×109/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25%。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关于本病胸部X线可能有的改变中,应除外的是根据诊断,选用的抗生素是
- 患者男性,30岁,农民,于劳动中不慎右脚扎伤,经简单包扎处理,未介意。7天后出现寒战、高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倦怠、咳嗽。查体:T 39.8℃,血白细胞23×109/L,中性粒细胞89%。胸部X线检查:双肺外带可见散在的小斑片状阴影。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需要首选哪种抗生素治疗
- 患者男性,30岁,农民,于劳动中不慎右脚扎伤,经简单包扎处理,未介意。7天后出现寒战、高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倦怠、咳嗽。查体:T 39.8℃,血白细胞23×109/L,中性粒细胞89%。胸部X线检查:双肺外带可见散在的小斑片状阴影。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需要首选哪种抗生素治疗确诊的依据是
- 5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查体:T 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未触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示 Hb 90g/L,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12%,淋巴细胞82%,PLT 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质偏蓝,质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mm/h。经骨髓检査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査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化疗,治疗第八天外周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治疗第15天、第33天骨髓检查均达完全缓解标准。下列骨髓象中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按上述资料,应属于的类型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