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17岁高中学生,在体育课上打篮球时突然死亡,尸检提示该患者室间隔有不对称性增厚。光镜下,心肌细胞弥漫性肥大,核大、畸形、深染、明显的心肌纤维走行紊乱。电镜下,肌原纤维排列方向紊乱,肌丝交织或重叠状排列,Z带不规则,并可见巨大线粒体。该患者最可能的死因是
A: 肥厚型心肌病
B: 扩张型心肌病
C: 限制型心肌病
D: 心内膜纤维化
E: 风湿型心脏病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患者,17岁,高三学生,目前患胃溃疡住院治疗,患者沮丧、焦虑、不能安静休息,担心影响学习,影响高考,老是希望出院上学,患者角色适应中发生了
男性,17岁,高三学生。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凭空闻人语,即使在没人的时候也经常听到一些同学在议论自已的声音,并感觉周围同学要联合起来陷害自已,老师也故意刁难自己,为此患者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回避与人交往。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男性,17岁,高三学生。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凭空闻人语,即使在没人的时候也经常听到一些同学在议论自己的声音,并感觉周围同学要联合起来陷害自己,老师也故意刁难自己,为此患者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回避与人交往。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男性,17岁。高热3天,咳铁锈色痰,伴胸痛。查体:右肺下叶叩诊浊音,语音震颤增强,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X线见大片致密阴影;细菌学检查,铁锈色痰中检出多量肺炎双球菌。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请判断病变进展可能处于哪一期
男,17岁,某农村中学学生,因突然畏寒、发热、周身酸痛、明显乏力,不能行走2天于8月 12日抬送入院。体查:体温39.5℃, 脉搏110次/分,呼吸22次/分,结膜充血,心、肺(-),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蚕豆大淋巴结,有压痛,无波动感。肌注青霉素40万U,1小时后突然畏寒、寒战、高热40℃,血压 90/60 mmHg。 对这一反应的解释和处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章某,男,18岁,学生。突发高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纳减退、疲乏2天,每天排大便20次以上,为黏液血样便。身体评估:体温39.9℃,无皮疹,心率96次/分,肝脾肋下未及,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血常规:白细胞12.6×10
9
/L,红细胞4.4×10
12
/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17%,单核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1%。发病前1天曾在小食店进餐。对本例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6-17岁)的内容包括()。
学生王某,17岁,患肺炎,测腋温为38.5℃,这种情况属于
尿液中17-羟类固醇含量增高,提示患者有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