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中毒患者脑内能量产生减少的主要机制是
- A: 鸟氨酸循环障碍
- B: 三羧酸循环障碍
- C: 磷酸肌酸分解障碍
- D: 脂肪氧化障碍
- E: 氧化磷酸化障碍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肝性脑病患者血液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增多的毒性影响是使
- 男性,50岁,诊断肝硬化2年,1年前行食管钡餐检查,发现食管下段虫蚀样充盈缺损。2日前曾有黑便,继之出现嗜睡,晚间烦躁不安即来急诊。体检:双手有扑翼样震颤。经化验血氨增高,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最可能的机制是下列哪项不会增加氨的毒性肝性脑病时,为减少肠道有毒物质的产生,首选的抗菌药物是下列何种因素引起的肝性脑病预后最好患者住院后,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19.2μmol/L,结合胆红素6.8μmol/L,白蛋白35g/L,球蛋白30g/L,凝血酶原时间12秒,该患者的可能预后是
- 女性,28岁,因“乏力、尿黄1周”入院。外院查肝功能提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22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76U/L,总胆红素122μmol/L。患者否认“肝炎”接触史、输血史,否认嗜酒,家族史无特殊。查体:神清,精神欠佳,面色晦暗,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软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可触及,质軔,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目前患者的诊断考虑[提示:入院后进一步检查结果如下:尿蛋白(+++),自身抗体及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阴性,铜蓝蛋白6.5mg/dl,双眼Kayser-Fleischer环阳性。颅脑MRI提示:双侧苍白球、壳核异常信号]
- 女性,28岁,因“乏力、尿黄1周”入院。外院查肝功能提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22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76U/L,总胆红素122μmol/L。患者否认“肝炎”接触史、输血史,否认嗜酒,家族史无特殊。查体:神清,精神欠佳,面色晦暗,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软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可触及,质軔,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目前患者的诊断考虑[提示:入院后进一步检查结果如下:尿蛋白(+++),自身抗体及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阴性,铜蓝蛋白6.5mg/dl,双眼Kayser-Fleischer环阳性。颅脑MRI提示:双侧苍白球、壳核异常信号]患者应接受的治疗包括(提示:该患者入院后第3日行肝穿刺活检,检测肝组织铜含量为680μg/g干重。骨密度检测提示: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
- 女性,28岁,因“乏力、尿黄1周”入院。外院查肝功能提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22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76U/L,总胆红素122μmol/L。患者否认“肝炎”接触史、输血史,否认嗜酒,家族史无特殊。查体:神清,精神欠佳,面色晦暗,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软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可触及,质軔,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目前患者的诊断考虑[提示:入院后进一步检查结果如下:尿蛋白(+++),自身抗体及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阴性,铜蓝蛋白6.5mg/dl,双眼Kayser-Fleischer环阳性。颅脑MRI提示:双侧苍白球、壳核异常信号]患者应接受的治疗包括(提示:该患者入院后第3日行肝穿刺活检,检测肝组织铜含量为680μg/g干重。骨密度检测提示: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应做的进一步处理是[提示:患者规律口服青霉胺治疗已2年,并坚持定期复查,病情一直平稳。2周前患者自觉体重增加,并出现双下肢可凹性水肿,查尿常规提示:尿蛋白(++++)]
- (2020年)氨中毒学说认为氨中毒致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 脑中氨的主要解毒方式是生成
- 脑中氨的主要解毒方式是生成
- 按照氨中毒学说血氨增多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包括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