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颌面痛时辨经络应属
- A: 足太阳经病证
- B: 手、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病证
- C: 手、足少阳和足厥阴经病证
- D: 足太阳、足少阳经病证
- E: 督脉、手厥阴及足太阴经病证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男,70岁,无牙颌。上颌牙槽嵴吸收较少,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形态丰满:下颌牙槽嵴高度明显降低,大部分吸收而低平。根据Atwood的无牙颌牙槽嵴吸收程度分级,该患者的上、下颌牙槽嵴吸收的程度分别为为该患者排牙时,下面不正确的是患者戴牙后下牙槽嵴黏膜出现大面积弥散性的压痛,其原因最可能是
- 患者,20岁。发热、下颌部疼痛两天,进食咀嚼时疼痛加剧。查体:T 37.5℃,双侧腮腺肿大,触之表面发热但不红,有弹性感及轻度触痛,上颌第二磨牙对面黏膜有红肿,血常规:WBC 7.0×10 9/L,L 0.35。最可能的诊断为
- 患者,男性,59岁,戴用全口义齿1个月,主诉戴用义齿后下颌牙牙槽嵴压痛,同时伴有面颊部肌肉酸痛,上下唇勉强可闭合,说话时牙齿有响声,可能是
- 患者,男,28岁。下颌第一恒磨牙咬合不适1周,感患牙伸长,初时紧咬牙可缓解不适,昨天开始不敢咬牙并出现自发痛,无放射痛,口腔检查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颌面深龋及髓,探(-),可疑叩痛,牙齿不松动,龈(-),根尖区压痛(+)。根据上述材料,最可能的诊断为
- 患儿,男性,8岁,要求矫治“地包天”。无全身性疾病治疗史。幼儿园时曾有牙痛史但未作治疗。有长期吮咬上唇习惯,有奶瓶喂养史。替牙列,上下第一磨牙萌出,上下前牙已替换,前牙反(牙合),凹面型,下颌第二乳磨牙残根。经X线头影测量分析表明:该患儿上颌骨生长不足,下颌骨生长过度。以下治疗措施正确的是如对患儿实施破除吮咬上唇习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如对患儿采用矫治器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同时抑制下颌骨的生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患者男,22岁。因颏部被拳头击伤2小时入院。临床检查示:颏部肿胀,全口牙列完整,开口度正常,牙齿无松动,口内及面部无伤口,双侧下颌角区无压痛。曲面体层片下颌体部及上颌骨质无明显异常,但双侧下颌角区各见一弧形低密度阴影,宽约4mm,自磨牙后区呈弧形向下颌角外侧,则该低密度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儿,男性,8岁,要求矫治“地包天”。无全身性疾病治疗史。幼儿园时曾有牙痛史但未作治疗。有长期吮咬上唇习惯,有奶瓶喂养史。替牙列,上下第一磨牙萌出,上下前牙已替换,前牙反(牙合),凹面型,下颌第二乳磨牙残根。经X线头影测量分析表明:该患儿上颌骨生长不足,下颌骨生长过度。以下治疗措施正确的是
- 患者,女,67岁,戴上颌活动义齿1个多星期,出现上唇牵拉疼痛,右侧时有咬颊黏膜,且出现恶心、呕吐现象。检查:87654⊥126缺失,已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义齿固位稳定良好,上颌54┘颊黏膜转折处可见约2〜3mm大小的溃疡面,右侧颊黏膜见2mm大小的血肿,下颌为双侧游离端义齿,侧向咬合时,工作侧出现早接触,余无异常。颊黏膜出现血肿的可能原因是下面不是导致恶心、呕吐的原因的是上颌颊黏膜出现牵拉疼痛的原因是
- 患者,女,67岁,戴上颌活动义齿1个多星期,出现上唇牵拉疼痛,右侧时有咬颊黏膜,且出现恶心、呕吐现象。检查:87654⊥126缺失,已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义齿固位稳定良好,上颌54┘颊黏膜转折处可见约2〜3mm大小的溃疡面,右侧颊黏膜见2mm大小的血肿,下颌为双侧游离端义齿,侧向咬合时,工作侧出现早接触,余无异常。颊黏膜出现血肿的可能原因是下面不是导致恶心、呕吐的原因的是上颌颊黏膜出现牵拉疼痛的原因是工作侧出现早接触,应选磨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