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中查到抗酸杆菌有何意义?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30岁,发热伴咳嗽,呼吸困难半个月,有种植蘑菇史。查体:心肺无异常,痰中找到抗酸杆菌。胸片示双肺散在密度增高阴影,分布均匀,大小一致,密度一致,最可能的诊断是
- 女性,58岁,咳嗽、咳血丝痰1个月,有低热及右胸痛,X线示右胸中等量积液。胸腔穿刺液检查:淡红色,比重1.018,蛋白30g/L,细胞数500×106/L,ADA35U/L,CEA20μg/L,胸液未找到癌细胞及抗酸杆菌。最应考虑的是
- 男性,46岁。患糖尿病10年,发热一周,咳痰少量带血丝,肺部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片示右上肺野及中野有密度较淡浸润影,似有透光区。目前考虑的诊断包括为明确诊断首先做下列哪些检查患者血常规WBC8.5×109/L,中性粒细胞60%,痰为白色,少量血丝,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应给予的治疗为
- 女性,25岁。反复发热2个月,体温在37.4-37.9℃,午后为主,疲乏无力,消瘦,伴咳嗽,咯白痰,无胸痛、气短。肺CT检查见右肺上叶斑片状阴影。该患者入院后血常规示:WBC6×109/L,中性粒细胞65%,经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3天症状无明显缓解,不能排除的诊断是为明确诊断首先做下列哪些检查患者痰结核菌涂片找到抗酸杆菌,支原体抗体为1:80,痰培养一次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该患能明确的诊断是
- 女性,25岁。反复发热2个月,体温在37.4-37.9℃,午后为主,疲乏无力,消瘦,伴咳嗽,咯白痰,无胸痛、气短。肺CT检查见右肺上叶斑片状阴影。该患者入院后血常规示:WBC6×109/L,中性粒细胞65%,经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3天症状无明显缓解,不能排除的诊断是为明确诊断首先做下列哪些检查患者痰结核菌涂片找到抗酸杆菌,支原体抗体为1:80,痰培养一次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该患能明确的诊断是下一步的处理应为
- 男性,46岁。患糖尿病10年,发热一周,咳痰少量带血丝,肺部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片示右上肺野及中野有密度较淡浸润影,似有透光区。目前考虑的诊断包括为明确诊断首先做下列哪些检查患者血常规WBC8.5×109/L,中性粒细胞60%,痰为白色,少量血丝,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应给予的治疗为患者治疗的疗程应为
- 女性,25岁。反复发热2个月,体温在37.4-37.9℃,午后为主,疲乏无力,消瘦,伴咳嗽,咯白痰,无胸痛、气短。肺CT检查见右肺上叶斑片状阴影。该患者入院后血常规示:WBC6×109/L,中性粒细胞65%,经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3天症状无明显缓解,不能排除的诊断是为明确诊断首先做下列哪些检查患者痰结核菌涂片找到抗酸杆菌,支原体抗体为1:80,痰培养一次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该患能明确的诊断是下一步的处理应为该患一个月药物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自行停用所有药物。两个月后再次出现低热、咳嗽,咳血性痰,每日约20ml,再次来诊。需进行哪些处理
- 女性,21岁,发热伴咳嗽、咳痰带血3周,有夜间盗汗、下肢关节痛。查体:体温38℃,胸骨右侧第2肋间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胸片:右肺上叶斑片状浸润影。血常规提示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79%。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确诊该病的主要方法是关于结核菌素试验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哪些药物对治疗该病有效下列哪些药物属于抑菌剂若痰中查到抗酸杆菌,且该患者为初治病例,则最佳治疗方案为
- 患者女,21岁。发热伴咳嗽、咳痰带血3周,有夜间盗汗,下肢关节痛。查体:体温38℃,胸骨右侧第二肋间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胸片:右肺上叶斑片状浸润影。血常规提示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79%。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确诊该病的主要方法是关于结核菌素试验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哪些药物对治疗该病有效下列哪些药物属于抑菌剂若痰中查到抗酸杆菌,且该患者为初治病例,则最佳治疗方案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