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近端肾小管酸中毒主要的诊断标准是
A: 尿中HCO
3
-
增多,尿pH<5.5,高氯低钾血症
B: 尿中NH
4
+
减少,尿pH>6.0,高氯低钾血症
C: 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伴高钾血症
D: 尿中NH
4
+
减少,HCO
3
-
增多
E: 肾性糖尿、氨基酸尿和低钾血症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近端肾小管酸中毒诊断是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与继发性近端肾小管酸中毒原发病无关的因素是
疑诊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病例,可做以下哪项试验明确
疑诊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病例,可做以下哪项试验明确
患者女,33岁。因“感冒”自行服用头孢类抗生素,5天后出现发热,躯干及四肢近端出现充血性丘疹,尿量1500ml/24h。BP120/80mmHg。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占8%。尿常规:尿蛋白(+)、RBC6-9HP、WBC12-15/HP。尿蛋白定量为0.9g/24h,为肾小管性蛋白尿。血清IgE增高,血肌酐102μmol/L。首先进行的处理是
女性,32岁。因关节痛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2周后出现低热,躯干及四肢近端有充血性斑丘疹,逐步增多融合成片。查外周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尿液检查尿蛋白(++),定量为1.8g/d,小管性蛋白尿,光镜检查红细胞5-10个/HP,白细胞10-15个/HP,血清IgE增高,血Cr180μmol/L,停药1周后,皮疹有所消退,肾脏表现未见好转,尿量500ml/d,Cr240umol/L。血中查到抗肾小管基膜抗体。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是
女性,32岁。因关节痛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2周后出现低热,躯干及四肢近端有充血性斑丘疹,逐步增多融合成片。查外周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尿液检查尿蛋白(++),定量为1.8g/d,小管性蛋白尿,光镜检查红细胞5-10个/HP,白细胞10-15个/HP,血清IgE增高,血Cr180μmol/L,停药1周后,皮疹有所消退,肾脏表现未见好转,尿量500ml/d,Cr240umol/L。血中查到抗肾小管基膜抗体。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是此时对确定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女性,32岁,因关节痛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2周后出现低热,躯干及四肢近端有充血性斑丘疹,逐步增多融合成片。查外周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尿液检查尿蛋白(++),定量每日为1.8g,小管性蛋白尿,光镜检查红细胞5~10个/HP,白细胞10~15个/HP,血清IgE增高,血Cr180μmol/L。停药1周后,皮疹有所消退,肾脏表现未见好转,尿量每日500ml,Cr240μmol/L。血中査到抗肾小管基膜抗体。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