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抗血清是大型动物产生的抗血清,其代表是
- A: 人
- B: 马
- C: 老虎
- D: 大象
- E: 牛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男,32岁。急性病容,巩膜疑有黄染。右上腹有明显压痛伴肌紧张。实验室检査:WBC 12.4×109/L,Hb 100g/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B超:胆囊明显增大,囊壁增厚,可见反射很强的胆石数个,最大约1.5cm,提示胆囊炎、胆石症。急诊入院准备手术,患者过去无输血史,输血科急诊定血型为“O”型,但与几个O型供血者交叉配血时主侧不凝集,次侧管均出现弱凝集。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RBC与抗A、抗B、抗A1抗体未发生凝集,但与抗A+B有弱凝集(+),有较强的H抗原(3+);患者血清中无抗A抗体,但有较弱的抗B抗体(+)。输血科值班医生对患者首先应如何检验患者考虑如何用血患者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配血凝集从以上信息判断患者血型最可能是
- 患者男,32岁。急性病容,巩膜疑有黄染。右上腹有明显压痛伴肌紧张。实验室检査:WBC 12.4×109/L,Hb 100g/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B超:胆囊明显增大,囊壁增厚,可见反射很强的胆石数个,最大约1.5cm,提示胆囊炎、胆石症。急诊入院准备手术,患者过去无输血史,输血科急诊定血型为“O”型,但与几个O型供血者交叉配血时主侧不凝集,次侧管均出现弱凝集。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RBC与抗A、抗B、抗A1抗体未发生凝集,但与抗A+B有弱凝集(+),有较强的H抗原(3+);患者血清中无抗A抗体,但有较弱的抗B抗体(+)。输血科值班医生对患者首先应如何检验患者考虑如何用血患者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配血凝集
- 患者,男性,43岁。双手阵发性苍白、麻木伴疼痛2年。病程中无吞咽困难和胸闷。查体:双手、前臂及面部皮肤紧张,不能捏起,表面有光泽;手指变细,张口受限,鼻变尖,呈面具脸,四肢活动障碍。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43mm/h;血清抗核抗体(+),斑点型。肺部CT显示无间质性病变。腹部B超未见异常。最有助于该患者确诊的辅助检查是
- 男性,36岁。发热、鼻塞咳嗽、胸痛2个月,曾于当地医院就诊为“上呼吸道感染”静点喹诺酮类抗生素无效。查体:T38.5℃,鼻腔不通畅,各副鼻窦无压痛,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辅助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尿常规:红细胞9.1/HP,ESR35mm/h,RF(-),CRP23.6mg/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肝功能正常,胸部CT示双肺多发空洞性病变及结节病变,结节大小不等,并与胸膜粘连,纵隔淋巴结轻度肿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本病典型表现的三联征为
- 在ABO血型系统中,H抗原表达最弱的血型是
- 男性,36岁。发热、鼻塞咳嗽、胸痛2个月,曾于当地医院就诊为“上呼吸道感染”静点喹诺酮类抗生素无效。查体:T38.5℃,鼻腔不通畅,各副鼻窦无压痛,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辅助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尿常规:红细胞9.1/HP,ESR35mm/h,RF(-),CRP23.6mg/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肝功能正常,胸部CT示双肺多发空洞性病变及结节病变,结节大小不等,并与胸膜粘连,纵隔淋巴结轻度肿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本病典型表现的三联征为该患恰当的治疗措施包括关于本病正确的是
- R型抗血清是小型动物产生的抗血清,其代表是
- 男性,36岁。发热、鼻塞咳嗽、胸痛2个月,曾于当地医院就诊为“上呼吸道感染”静点喹诺酮类抗生素无效。查体:T38.5℃,鼻腔不通畅,各副鼻窦无压痛,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辅助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尿常规:红细胞9.1/HP,ESR35mm/h,RF(-),CRP23.6mg/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肝功能正常,胸部CT示双肺多发空洞性病变及结节病变,结节大小不等,并与胸膜粘连,纵隔淋巴结轻度肿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本病典型表现的三联征为该患恰当的治疗措施包括
- 血清中有抗A抗体的血型有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