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血病期骨髓中与红系细胞同时呈恶性增生的是
- A: 淋巴系细胞
- B: 浆细胞系细胞
- C: 粒细胞系细胞
- D: 巨核系细胞
- E: 组织细胞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AML-M6红白血病期骨髓中增生明显的是
- M6型白血病的红血病期骨髓象出现“红血病裂孔”现象是因为
- M6型白血病的红血病期骨髓象中,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异型红细胞和红系细胞分别为
- 患者男性,36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皮下及牙龈出血半个月入院。血常规:Hb80g/L,WBC 9.8×109/L,N 48%,淋巴细胞52%。骨髓象示M6红白血病期。血型:正定:抗A(-),抗B(++++);反定: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化疗期间,输注红细胞4个单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病情有所改善。化疗间歇期间,因高热咽痛6天再次入院。血常规:Hb 66g/L,WBC 4.8×109/L,M 66%,淋巴细胞34%,幼稚细胞为10%。申请输血,复查血型发现,正定型:抗A(-),抗B(-);反定型: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根据该病例前后血型发生变化,其原因有
- 患者男性,36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皮下及牙龈出血半个月入院。血常规:Hb80g/L,WBC 9.8×109/L,N 48%,淋巴细胞52%。骨髓象示M6红白血病期。血型:正定:抗A(-),抗B(++++);反定: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化疗期间,输注红细胞4个单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病情有所改善。化疗间歇期间,因高热咽痛6天再次入院。血常规:Hb 66g/L,WBC 4.8×109/L,M 66%,淋巴细胞34%,幼稚细胞为10%。申请输血,复查血型发现,正定型:抗A(-),抗B(-);反定型: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第一次入院化疗期间,理论上可以给患者输注的红细胞制剂有
- 患者男性,36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皮下及牙龈出血半个月入院。血常规:Hb80g/L,WBC 9.8×109/L,N 48%,淋巴细胞52%。骨髓象示M6红白血病期。血型:正定:抗A(-),抗B(++++);反定: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化疗期间,输注红细胞4个单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病情有所改善。化疗间歇期间,因高热咽痛6天再次入院。血常规:Hb 66g/L,WBC 4.8×109/L,M 66%,淋巴细胞34%,幼稚细胞为10%。申请输血,复查血型发现,正定型:抗A(-),抗B(-);反定型: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若仅依据第二次入院复查的血型结果分析,该患者血型一般可能为
- 叶某,男,56岁。因发热、鼻出血10天来院就诊。身体评估:体温38.2℃,脉搏118次/分;中度贫血貌;浅表多处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明显;肺部闻及散在湿啰音;心尖部闻及Ⅱ期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2㎝触及,质软,脾未触及;四肢可见多处紫癜。血象:白细胞77×109/L,分类原幼淋巴细胞占75%,血红蛋白69g/L;血小板18×109/L。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因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的体征
- 患者男性,36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皮下及牙龈出血半个月入院。血常规:Hb80g/L,WBC 9.8×109/L,N 48%,淋巴细胞52%。骨髓象示M6红白血病期。血型:正定:抗A(-),抗B(++++);反定: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化疗期间,输注红细胞4个单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病情有所改善。化疗间歇期间,因高热咽痛6天再次入院。血常规:Hb 66g/L,WBC 4.8×109/L,M 66%,淋巴细胞34%,幼稚细胞为10%。申请输血,复查血型发现,正定型:抗A(-),抗B(-);反定型: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要对此患者的血型作出进一步确定,需要做的实验有
- 患者,男,31岁,因发热达38.7°C来门诊就医。查血常规:白细胞41×109/L,血红蛋白123g/L,血小板168×109/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Ph染色体阳性。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依据对于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无特征性意义的是该患者接受化学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化疗期间护士遵医嘱给予患者别嘌醇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