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黏液脓血便的结肠疾病是
- A: 肠伤寒
- B: Crohn病
- C: 肠结核病
- D: 急性细菌性痢疾
- E: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志贺菌引起典型黏液脓血便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 女患者,25岁,2d来发热伴腹痛、腹泻,每日二十余次,初为稀便,后为黏液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大便常规检查:WBC20-30个HP,RBC5-10个/HP。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该病例应用抗生素治疗3d,症状好转即停药,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男性,57岁,反复便血4个月。患者4个月前,排便时发现粪便表面附着少量鲜血,未予理会,以后常常发现粪便表面带血,无黏液及脓,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每日1次。发病以来无发热,食欲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一般状态好,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根据本病例临床特点,考虑引起其便血的可能疾病有哪些
- 患者男,57岁。反复便血4个月。患者4个月前,排便时发现粪便表面附着少量鲜血,未予理会,以后常常发现粪便表面带血,无黏液及脓,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每日一次。发病以来无发热,食欲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一般状态好,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根据本病例临床特点,考虑引起其便血的可能疾病有哪些
- 男性,57岁,反复便血4个月。患者4个月前,排便时发现粪便表面附着少量鲜血,未予理会,以后常常发现粪便表面带血,无黏液及脓,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每日1次。发病以来无发热,食欲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一般状态好,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根据本病例临床特点,考虑引起其便血的可能疾病有哪些为确定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 患者男,57岁。反复便血4个月。患者4个月前,排便时发现粪便表面附着少量鲜血,未予理会,以后常常发现粪便表面带血,无黏液及脓,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每日一次。发病以来无发热,食欲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一般状态好,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根据本病例临床特点,考虑引起其便血的可能疾病有哪些为确定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 男性,57岁,反复便血4个月。患者4个月前,排便时发现粪便表面附着少量鲜血,未予理会,以后常常发现粪便表面带血,无黏液及脓,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每日1次。发病以来无发热,食欲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一般状态好,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根据本病例临床特点,考虑引起其便血的可能疾病有哪些为确定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本例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在进镜25cm处见一隆起性病变,短蒂,表面较光滑,明显发红,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其他部位黏膜未见异常。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病理诊断:结肠管状腺瘤。对于该病例可给予哪些处置
- 患者男,57岁。反复便血4个月。患者4个月前,排便时发现粪便表面附着少量鲜血,未予理会,以后常常发现粪便表面带血,无黏液及脓,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每日一次。发病以来无发热,食欲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一般状态好,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根据本病例临床特点,考虑引起其便血的可能疾病有哪些为确定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本例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在进镜25cm处见一隆起性病变,短蒂,表面较光滑,明显发红,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其他部位黏膜未见异常。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病理诊断:结肠管状腺瘤。对于该病例可给予哪些处置
- 黏液脓血便见于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