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TSH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受体结合
B: 抑制甲状腺球蛋白的分解
C: 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酪氨酸碘化及碘酪氨酸的偶联
D: 抑制甲状腺释放T
3
、T
4
E: 抑制T
4
周围组织中转化为T
3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用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甲亢,其用量及疗程是
关于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患者应用甲巯咪唑(他巴唑)后出现行为异常、谵妄、扑翼样震颤,考虑为
女性,25岁,因“怕热、多汗、易饥、消瘦、心悸1年”来诊。查体: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突眼。实验室检查:T
3
增高,T
4
增高,TSH下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关于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叙述正确的是患者应用甲巯咪唑后出现行为异常、谵妄、扑翼样震颤,考虑为
女性,20岁。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1年,坚持服用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治疗期间应定期随访哪项指标最为可靠:
女性,25岁,因“怕热、多汗、易饥、消瘦、心悸1年”来诊。查体: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突眼。实验室检查:T
3
增高,T
4
增高,TSH下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关于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叙述正确的是患者应用甲巯咪唑后出现行为异常、谵妄、扑翼样震颤,考虑为该患者应注意监测
女性,25岁,因“怕热、多汗、易饥、消瘦、心悸1年”来诊。查体: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突眼。实验室检查:T
3
增高,T
4
增高,TSH下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关于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女性,25岁,因“怕热、多汗、易饥、消瘦、心悸1年”来诊。查体: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突眼。实验室检查:T
3
增高,T
4
增高,TSH下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关于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叙述正确的是患者应用甲巯咪唑后出现行为异常、谵妄、扑翼样震颤,考虑为该患者应注意监测关于患者突眼的护理,叙述错误的是
女性,38岁。明确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半年,并已服用甲巯咪唑(他巴唑)10mg,每日3次,近2周出现面部肿胀,畏寒,大便秘结,病人宜首先采用何种药物治疗?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