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上唇形态是指
- A: 红唇缘明显,两侧对称,构成唇弓
- B: 上唇下1/3微向前翘
- C: 红唇中部稍厚呈珠状,微向前下突起
- D: 上、下唇等长
- E: 两侧人中嵴等高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成人患者右上第一中切牙扭转近90°,且伴有唇侧倾斜,要求修复到正常位置,该牙牙髓活力正常,牙根长大,牙槽骨轻度吸收,牙龈色及形态基本正常。以下是最佳治疗方案的是
- 患者,女性,17岁,颏部外形发育不良,口唇闭合时口腔周围肌肉呈现紧张状态,面下1/3高度偏大,开(牙合)5mm,覆盖8mm,磨牙呈现完全的Ⅱ类咬合关系,上下颌前牙拥挤明显,前牙开(牙合),左右上中切牙唇侧扭转,左右上侧切牙完全腭侧错位,左右上尖牙低位唇向错位,ANB 7°,四颗第三磨牙牙胚存在,位置正常。此患者的诊断应为
- 成人患者右上第一中切牙扭转近90°,且伴有唇侧倾斜,要求修复到正常位置,该牙牙髓活力正常,牙根长大,牙槽骨轻度吸收,牙龈色及形态基本正常。以下是最佳治疗方案的是如果选择桩冠修复,则此牙根充后桩冠开始的最早时间可能是
- 患者,女性,17岁,颏部外形发育不良,口唇闭合时口腔周围肌肉呈现紧张状态,面下1/3高度偏大,开(牙合)5mm,覆盖8mm,磨牙呈现完全的Ⅱ类咬合关系,上下颌前牙拥挤明显,前牙开(牙合),左右上中切牙唇侧扭转,左右上侧切牙完全腭侧错位,左右上尖牙低位唇向错位,ANB 7°,四颗第三磨牙牙胚存在,位置正常。此患者的诊断应为此患者的拔牙设计为
- 患者,女性,17岁,颏部外形发育不良,口唇闭合时口腔周围肌肉呈现紧张状态,面下1/3高度偏大,开(牙合)5mm,覆盖8mm,磨牙呈现完全的Ⅱ类咬合关系,上下颌前牙拥挤明显,前牙开(牙合),左右上中切牙唇侧扭转,左右上侧切牙完全腭侧错位,左右上尖牙低位唇向错位,ANB 7°,四颗第三磨牙牙胚存在,位置正常。此患者的诊断应为此患者的拔牙设计为此患者的错(牙合)类型是
- 患者,女性,17岁,颏部外形发育不良,口唇闭合时口腔周围肌肉呈现紧张状态,面下1/3高度偏大,开(牙合)5mm,覆盖8mm,磨牙呈现完全的Ⅱ类咬合关系,上下颌前牙拥挤明显,前牙开(牙合),左右上中切牙唇侧扭转,左右上侧切牙完全腭侧错位,左右上尖牙低位唇向错位,ANB 7°,四颗第三磨牙牙胚存在,位置正常。此患者的诊断应为此患者的拔牙设计为此患者的错(牙合)类型是此患者生长发育接近完成,要达到矫正的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
- 患者,女性,17岁,颏部外形发育不良,口唇闭合时口腔周围肌肉呈现紧张状态,面下1/3高度偏大,开(牙合)5mm,覆盖8mm,磨牙呈现完全的Ⅱ类咬合关系,上下颌前牙拥挤明显,前牙开(牙合),左右上中切牙唇侧扭转,左右上侧切牙完全腭侧错位,左右上尖牙低位唇向错位,ANB 7°,四颗第三磨牙牙胚存在,位置正常。此患者的诊断应为此患者的拔牙设计为此患者的错(牙合)类型是此患者生长发育接近完成,要达到矫正的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此患者治疗初期,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方法是
- 患者女,25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牙合)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在以下有关诊断的描述中错误的有该患者已经诊断为双颌前突,可采用的术式为在进行正颌手术过程中,必须保护正常的组织,下面描述正确的有该患者上颌进行了LeFortⅠ型截骨,关于LeFortⅠ型截骨的血供,以下正确的是正颌术后如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手术效果将不理想,或出现畸形的复发,正颌术后畸形复发的原因包括
- 孕妇,28岁,孕5个月,来院行胎儿超声畸形筛查。超声显示左下腹见清晰的颅骨光环,双顶径:46mm,头围:18mm,脑中线居中,侧脑室未见扩张,唇线连续完整,心胸比例正常,膀胱水平横切面上显示膀胱两侧只有一条血管,横切脐带呈“吕”字形。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