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10天拟行综合治疗,决定是否可用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的肿瘤标记物是
- A: R
- B: Her-2
- C: P53
- D: Ki67
- E: PR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35岁,已婚,生育史1-0-0-1,因月经持续8天量仍多,伴头昏、心悸来就诊。以往月经规则,经期5 ~6天,周期30天,近3个月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至10多天,周期仍正常。妇科检查后,拟行诊断性刮宫术,该手术何时进行为好
- 患者45岁,10年前因子宫肌瘤做次全子宫切除,现宫颈部长有拳大肌瘤而手术。术中膀胱与宫颈部粘连紧密,手术困难。术后6天,诉在某一定体位时,阴道内有尿液流出,量不多,拟诊尿瘘。应采取的治疗措施为:
- 女,33岁。发现左乳房包块10天,无不适症状查体:乳房视诊无异常,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1.5cm×1.5cm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度良好,左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钼靶X线片检查示1.5cm×1cm密度增高影,周边有小毛刺,中央可见聚集细小钙化点准备手术治疗。以下可选择的术式中,必须在术后放疗的是( )。术后10天拟行综合治疗,决定是否可用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的肿瘤标记物是( )。
- 女,33岁。发现左乳房包块10天,无不适症状。查体:乳房视诊无异常,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1.5cm×1.5cm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度良好,左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钼靶X线片检查示1.5cm×1cm密度增高影,周边有小毛刺,中央可见聚集细小钙化点。准备手术治疗。以下可选择的术式中,必须在术后放疗的是术后10天拟行综合治疗,决定是否可用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的肿瘤标记物是
- 患者,女性,62岁。主诉上腹部隐痛,反复不适5个月,全身皮肤发黄10余天就诊。查体:全身黄染明显,胆囊肿大可扪及,腹水征(-)。为了解黄疸性质,应首选的辅助检查是为明确诊断,行ERCP检查,术后2小时患者主诉左上腹剧烈疼痛,淀粉酶测定835苏氏单位,此时最可能的原因是患者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应特别注意采取的护理措施是患者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小时,腹腔引流管在患者变换体位后突然引流出鲜红色血性液约150ml;此时应采取的最正确的措施是
- 患者,女性,62岁。主诉上腹部隐痛,反复不适5个月,全身皮肤发黄10余天就诊。查体:全身黄染明显,胆囊肿大可扪及,腹水征(-)。为了解黄疸性质,应首选的辅助检查是为明确诊断,行ERCP检查,术后2小时患者主诉左上腹剧烈疼痛,淀粉酶测定835苏氏单位,此时最可能的原因是患者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应特别注意采取的护理措施是患者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小时,腹腔引流管在患者变换体位后突然引流出鲜红色血性液约150ml;此时应采取的最正确的措施是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天,出现发热,体温39.5℃,心率120次/分,呼吸急促30次/分,吸氧4L/分;叩诊左肺呼吸音减弱,此时最可能的原因是
- 女,7岁,右下腹剧烈疼痛3天,伴呕吐,为进食之物,无胆汁及血。体检全腹轻压痛,似有肌紧张。外周血WBC13×109/L,N0.92,拟为急性阑尾炎,行剖腹探查,未见明确病灶。手术后第4天,双下肢出现散在米粒至黄豆大小紫红色丘疹,压不退色,腹部检查无阳性发现。此时应考虑
- 女性,29岁。中上腹疼痛3个月,间歇黑便10天来诊。无其他不适,胃镜检查见胃窦部5cm×6cm溃疡型肿块,拟诊胃恶性肿瘤住院。体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脾肋下未及。胸片、腹腔CT及骨髓涂片均无异常发现。随后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胃恶性淋巴瘤,弥漫性B细胞型。本例最佳治疗方案是
- 女性,29岁。中上腹疼痛3个月,间歇黑便10天来诊。无其他不适,胃镜检查见胃窦部5cm×6cm溃疡型肿块,拟诊胃恶性肿瘤住院。体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脾肋下未及。胸片、腹腔CT及骨髓涂片均无异常发现。随后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胃恶性淋巴瘤,弥漫性B细胞型。结外淋巴瘤最常累及部位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