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夏季,一10岁男孩,急起腹泻3天,每天水样便20余次,伴阵发性小腿肌肉及腹壁疼痛1天,神志不清2小时,体查: 体温36.5℃,血压60/49mmHg,神志模糊, 重度脱水,大便镜检:WBC 0~3/HP,其原因最可能是
A: 中毒性菌痢
B: 霍乱泻吐期
C: 霍乱脱水虚脱期
D: 脑型疟疾
E: 霍乱反应期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患者,男性,43岁。10余年前每年夏季在腹股沟、大腿内侧、腋下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小水疱,自觉瘙痒,抓挠后有渗出。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解,每年反复发作。其父有类似病史。皮科情况:双腋下0.5cm×1.0cm〜1.0cm×2.0cm大小红斑,无糜烂及渗液;双大腿根部内侧大片红斑,中央糜烂渗液,有异味。红斑边缘见黄豆大水疱,壁松弛,疱液混浊,尼氏征阳性。 该病的好发部位是
患者,男性,43岁。10余年前每年夏季在腹股沟、大腿内侧、腋下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小水疱,自觉瘙痒,抓挠后有渗出。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解,每年反复发作。其父有类似病史。皮科情况:双腋下0.5cm×1.0cm〜1.0cm×2.0cm大小红斑,无糜烂及渗液;双大腿根部内侧大片红斑,中央糜烂渗液,有异味。红斑边缘见黄豆大水疱,壁松弛,疱液混浊,尼氏征阳性。 该病的组织病理特征性改变是
患者,男性,43岁。10余年前每年夏季在腹股沟、大腿内侧、腋下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小水疱,自觉瘙痒,抓挠后有渗出。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解,每年反复发作。其父有类似病史。皮科情况:双腋下0.5cm×1.0cm〜1.0cm×2.0cm大小红斑,无糜烂及渗液;双大腿根部内侧大片红斑,中央糜烂渗液,有异味。红斑边缘见黄豆大水疱,壁松弛,疱液混浊,尼氏征阳性。 该病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主要区别是
患者,男性,43岁。10余年前每年夏季在腹股沟、大腿内侧、腋下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小水疱,自觉瘙痒,抓挠后有渗出。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解,每年反复发作。其父有类似病史。皮科情况:双腋下0.5cm×1.0cm〜1.0cm×2.0cm大小红斑,无糜烂及渗液;双大腿根部内侧大片红斑,中央糜烂渗液,有异味。红斑边缘见黄豆大水疱,壁松弛,疱液混浊,尼氏征阳性。 根据以上病史及临床表现该病可诊断为
患者,男性,43岁。10余年前每年夏季在腹股沟、大腿内侧、腋下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小水疱,自觉瘙痒,抓挠后有渗出。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解,每年反复发作。其父有类似病史。皮科情况:双腋下0.5cm×1.0cm〜1.0cm×2.0cm大小红斑,无糜烂及渗液;双大腿根部内侧大片红斑,中央糜烂渗液,有异味。红斑边缘见黄豆大水疱,壁松弛,疱液混浊,尼氏征阳性。 根据以上病史及临床表现该病可诊断为该病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主要区别是
患者,男性,43岁。10余年前每年夏季在腹股沟、大腿内侧、腋下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小水疱,自觉瘙痒,抓挠后有渗出。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解,每年反复发作。其父有类似病史。皮科情况:双腋下0.5cm×1.0cm〜1.0cm×2.0cm大小红斑,无糜烂及渗液;双大腿根部内侧大片红斑,中央糜烂渗液,有异味。红斑边缘见黄豆大水疱,壁松弛,疱液混浊,尼氏征阳性。 根据以上病史及临床表现该病可诊断为该病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主要区别是该病的组织病理特征性改变是
患儿,4岁,于夏季高热8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一次,体温40℃,血压46/18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腱反射亢进,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周围血象WBC18×10
9
/L,N0.86,粪便镜检:WBC2~8/HP,应首选考虑
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10小时,抽风2小时,呕吐一次。居处蚊多,病前一日曾吃不洁水果。体温39℃,血压6/3Kpa,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颈有抵抗,四肢紧张,肢冷,腱反射亢进,皮肤花纹状,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克布巴氏征均阴性。血白细胞20.0×10^9/L,N0.81,粪 检:WBC4—7/Hp,脑脊液透明,压力160mm水 柱,蛋白0.3g/L, 糖2.2mmol/L,白细胞9.0×10^6/L首先考虑:
4岁患儿,于夏季高热8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一次,体温40℃,血压 46/18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腱反射亢进, 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周围血象WBC 18×10^9/L, N 0.86,L 0.14, 粪便镜检:WBC 2~8/HP,应首选考虑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