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
- A: 食物中摄入的H+
- B: 脂肪代谢产生的H+
- C: 有机酸代谢产生的H+
- D: 碳酸释出的H+
- E: 糖酵解生成的H+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一大面积烧伤病人,入院时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不渴,尿量31ml/h,尿比重1.027,血压87/77mmHg,血钠为139mmol/L,中心静脉压3.9cmH2O。护士根据病人的检查结果判断病人的体液失衡属于
- 张某,男,22岁。受凉后发热、咳嗽、胸痛1周入院。经抗炎治疗后胸痛消失,但出现胸闷、憋气、低热、乏力。身体评估:体温37.3℃,脉搏8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80mmHg。右中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血常规:白细胞11.4×109/L,中性粒细胞78%,血沉35mm/h。入院初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期间为该病人抽出胸腔积液时,病人突然头晕、胸闷、心悸、出汗、面色苍白,护士判断此时可能是发生了住院期间为病人抽出黄色、清亮的胸腔积液,据此可判断该积液的性质为
- 男性,60岁,体重50kg,以往无心血管病史,走路不慎,滑入刚溶的石灰水中,两下肢烫伤。估计烫伤总面积是按照国内常用公式计算,该病人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包括2000ml水分在内)应是如果在第一天休克复苏过程中,病人烦躁、口渴,尿量20ml/h,脉搏增加至150次/分,临床进一步处理是
- 张某,男,22岁。受凉后发热、咳嗽、胸痛1周入院。经抗炎治疗后胸痛消失,但出现胸闷、憋气、低热、乏力。身体评估:体温37.3℃,脉搏8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80mmHg。右中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血常规:白细胞11.4×109/L,中性粒细胞78%,血沉35mm/h。入院初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期间为该病人抽出胸腔积液时,病人突然头晕、胸闷、心悸、出汗、面色苍白,护士判断此时可能是发生了住院期间为病人抽出黄色、清亮的胸腔积液,据此可判断该积液的性质为护士为病人左前臂屈侧作皮内注射5IU结核菌素,并在注射72小时后测得注射部位皮肤硬结的平均直径为8mm,局部出现小水疱。据此判断出该病人结核菌素试验为
- 张某,男,22岁。受凉后发热、咳嗽、胸痛1周入院。经抗炎治疗后胸痛消失,但出现胸闷、憋气、低热、乏力。身体评估:体温37.3℃,脉搏8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80mmHg。右中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血常规:白细胞11.4×109/L,中性粒细胞78%,血沉35mm/h。入院初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期间为该病人抽出胸腔积液时,病人突然头晕、胸闷、心悸、出汗、面色苍白,护士判断此时可能是发生了住院期间为病人抽出黄色、清亮的胸腔积液,据此可判断该积液的性质为护士为病人左前臂屈侧作皮内注射5IU结核菌素,并在注射72小时后测得注射部位皮肤硬结的平均直径为8mm,局部出现小水疱。据此判断出该病人结核菌素试验为入院后给予病人吸氧、泼尼松、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病人用药后发现尿液颜色变橘红色,护士解释原因为
- 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
- 男性,29岁,船民,不规则发热1周,持续高热5天,伴腹痛,腹泻每日2~4次,黏液便,于7月中旬住院。体检:体温39.8℃,神志清,反应稍迟钝,心率88次/min,肝脾肋下均可扪及2cm,质软。化验:WBC3.3×109/L,N0.59(59%),L0.38(38%),M0.03(3%),大便光镜检WBC2~4/HP,拟诊伤寒。本例首选治疗是诊断伤寒,肥达反应有参考意义的抗体效价标准是[假设信息]假如发热病人肥达反应“O”1:40,“H”1:320,“A”1:640,“B”1:640,应考虑为
- 男性,40岁,腰背部疼痛伴低热5个月,半月来双下肢无力,近4天不能站立。体格检查:胸8〜9椎体后突,脐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血沉80mm/h,胸椎X线片示胸8〜9椎间隙狭窄,椎体相邻缘有骨质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软组织可见一梭形阴影。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在下列治疗措施中,哪项是最合适的经非手术疗法2〜4周,截瘫不见好转。脑脊液动力试验有梗阻,其他检查均正常。试问:下一步最合适的治疗是什么
- 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