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糜烂的愈合
- A: 由纤维组织及内皮细胞修复
- B: 由周围的腺上皮细胞修复
- C: 由肉芽组织及周围腺上皮细胞修复
- D: 由周围的鳞状上皮细胞修复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男性,45岁,感中上腹不适。胃镜检查,胃黏膜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灰绿色,黏膜层变薄,皱襞消失,黏膜下血管清晰可见,局灶区域糜烂,其诊断应考虑
- 患者男,50岁。上腹部胀痛4年余,伴加重2个月。有反酸、嗳气、上腹痛无规律。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伴有轻度糜烂。临床上最可能的诊断为
- 女性,30岁。因头痛而服用阿司匹林治疗,2天后感上腹痛,继之呕咖啡色液体500ml,经胃镜检查胃黏膜呈多发性糜烂,伴有片状出血,病人首选的处理措施是:
- 男,68岁。恶心、上腹隐痛、呕吐少许咖啡样液体2天。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病史2年。口服阿司匹林100mg/d。胃镜检查可见胃窦黏膜多发糜烂,表面附着血性黏液。最适的应的治疗药物是
- 男,68岁。恶心、上腹隐痛、呕吐少许咖啡样液体2天。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病史2年,长期口服阿司匹林100mg/d,胃镜检查可见胃窦黏膜多发糜烂,表面附着血性黏液。最适应的治疗药物是
- 患者,男性,39岁,厨师。主诉上腹部胀痛,反复发作2年多,伴呃逆,有时反酸,食欲减退,上腹部轻压痛。胃镜见胃窦黏膜糜烂,活检组织学示中度不典型增生,幽门螺旋杆菌(-),正确的诊断是
- 女性,48岁,因“腹痛、腹泻半年,加重伴呕吐15日”来诊。患者频繁呕吐,夜间吐酸性液约1500ml,腹泻10余次,为黄色稀水样便,伴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查体:BP100/60mmHg;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压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为明确诊断应立即选择的检查项目包括下一步治疗应包括(提示:实验室检查:血钾3.0mmol/L;血清胃泌素500pg/ml;胃液pH3.2。胃镜:食管多处糜烂及陈旧性出血,胃底黏膜粗大、肥厚,胃窦部黏膜明显充血,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可见数处大小不等糜烂及溃疡)
- 男,32岁。因十二指肠溃疡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6个月。术后出现反酸、胃灼热症状。应用抑酸剂治疗无效。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呕吐胆汁样物,上腹部及胸骨后灼烧样疼痛,体重减轻。查体:T36.5℃,P80次/分,BP120/80mmHg,贫血貌,消瘦,营养不良,巩膜无黄染,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胃液中无游离酸,最适当的治疗措施是
- 女性,48岁,因“腹痛、腹泻半年,加重伴呕吐15日”来诊。患者频繁呕吐,夜间吐酸性液约1500ml,腹泻10余次,为黄色稀水样便,伴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查体:BP100/60mmHg;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压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为明确诊断应立即选择的检查项目包括下一步治疗应包括(提示:实验室检查:血钾3.0mmol/L;血清胃泌素500pg/ml;胃液pH3.2。胃镜:食管多处糜烂及陈旧性出血,胃底黏膜粗大、肥厚,胃窦部黏膜明显充血,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可见数处大小不等糜烂及溃疡)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选择的检查包括(提示: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腹痛、腹泻等症状明显改善)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