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对于血液培养,血液和培养液合适的比例约为
A: 1:5
B: 1:20
C: 1:10
D: 1:15
E: 1:2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男,40岁,持续发热35天,驰张热型,出汗不多,伴有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5次,无粘液,来自血吸虫疫区,有血吸虫疫水接触 史,此前未检查及治疗。体温39℃, 肝右肋下2cm,脾左 肋下2.5cm, 质地中等。血象:WBC 3.5×10^9/L,N0.65,L0.35,E 0,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0.02 ×10^9/L,Hb 140g/L。如果血培养未培养出伤寒杆菌,下列间接征象中哪项最有助于伤寒的诊断:
男性,30 岁,反复腹泻、粘液脓血便一年余,加重3天。既往体健,查体:T36.7℃,轻度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左下腹疼痛,无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6~8 次/分,粪便细菌培养阴性,广谱抗主素治疗一周无效,对于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
用血培养瓶对关节液进行培养,细菌需培养( )天
男,35岁,农民,近2d来腹泻,初起含粪质,后为黄色水样,每天15-20次,每次量较多,曾呕吐3次,无明显腹痛,无里急后重。查体:体温37.5℃,血压86/62mmHg,脉搏106次/min,呼吸22次/min,表情呆滞,中度脱水貌,肠鸣音亢进,腹部无压痛。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为9.7×10
9
/L,中性细胞0.56,粪便镜检白细胞3-5个/HP。病前曾食生黄瓜。本例诊断应首先考虑腹泻所致的失水属于对明确本例诊断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粪便培养首先使用的培养基为
女性57岁。反复发热1周。体温38.2℃,B超示肝脏占位性病。CT示肝右叶脓肿。血象稍高,血培养+药敏(-),肝、肾功能及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奥硝唑+左氧氟沙星三联抗感染及护肝等对症处理。患者入院后未诉明显腹痛,但每天下午4点左右出现发热,持续约3小时后自行降温,最高达38.7℃。每天体温波动大于2℃。复查CT:脓肿较前增大,予B超定位下行穿刺,脓肿壁较厚,抽出50ml巧克力样液体。关于B超引导穿刺抽取液体,叙述错误的是
女孩,9岁,发热1天,呕吐1次,腹痛,腹泻6次,大便呈脓血样,有里急后重。大便常规:黏液,吞噬细胞3~5/HP,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主要病变位置细菌性痢疾的典型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是由于[假设信息]大便培养宋氏痢疾杆菌阳性,根据药敏试验予诺氟沙星治疗,3天后症状消失。复诊时告诉患者及家长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病人的隔离期是
吕氏血清培养基用于培养
血培养取样时,最少取( )血液
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