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淋巴道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腹部肿瘤时,常常需要清除器官周围的淋巴结。关于腰淋巴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位于腹后壁
B: 沿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排列
C: 引流腹腔成对器官的淋巴
D: 收纳腹股沟深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
E: 输出淋巴管汇合成左、右腰干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女性患者,38岁,阴道前庭恶性肿瘤。首先引流该区域的淋巴结是
李阿姨,66岁,诊断为外阴癌,进行检查发现肿瘤浸润尿道下段,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有转移,肿瘤分期是
65岁女性惠者被诊断出胃肠道远端肿瘤,经手术治疗,术后骶淋巴结、髂内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仅在腹股沟淋巴结内发现癌细胞。癌灶最可能所在位置是
患者女,57岁。耳道溢液伴有耳痛、听力下降3月余。查体:体温36.4℃,呼吸20次/分,脉搏90次/分,血压120/70mmHg,外耳道见肉芽样新生物,质脆易出血,颈深上淋巴结肿大。如果外耳道新生物活检后病理考虑为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患者女,57岁。耳道溢液伴有耳痛、听力下降3个月余。查体:体温36.4℃,呼吸20次/分,脉搏94次/分,血压120/70mmHg,外耳道见肉芽样新生物,质脆易出血,颈深上淋巴结肿大。如果外耳道新生物取活检后病理考虑为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患者女,57岁。耳道溢液伴有耳痛、听力下降3个月余。查体:体温36.4℃,呼吸20次/分,脉搏94次/分,血压120/70mmHg,外耳道见肉芽样新生物,质脆易出血,颈深上淋巴结肿大。对帮助判断局部肿瘤情况最有价值的检查项目是
患者男,22岁。因发热、伴淋巴结无痛进行性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无输血史。入院后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化疗和放疗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3个月后又复发、高热、伴消化道出血。淋巴结、肝、脾大。化验全血细胞减少,周围血见到幼稚淋巴细胞,骨穿确诊为淋巴瘤合并淋巴肉瘤白血病。立即给予化疗,因血小板10×10
9
/L,连续输注血小板2次,出血症状未见改善,血小板数量不增,考虑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如果患者血容量约5升。患者输血前血小板10×10
9
/L,输后1小时血小板20×10
9
/L,20小时后血小板15×10
9
/L。患者输入血小板总数是3×10
11
。患者的血小板恢复率(R)是
患者男,22岁。因发热、伴淋巴结无痛进行性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无输血史。入院后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化疗和放疗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3个月后又复发、高热、伴消化道出血。淋巴结、肝、脾大。化验全血细胞减少,周围血见到幼稚淋巴细胞,骨穿确诊为淋巴瘤合并淋巴肉瘤白血病。立即给予化疗,因血小板10×10
9
/L,连续输注血小板2次,出血症状未见改善,血小板数量不增,考虑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如果患者血容量约5升。患者输血前血小板10×10
9
/L,输后1小时血小板20×10
9
/L,20小时后血小板15×10
9
/L。患者输入血小板总数是3×10
11
。患者的血小板恢复率(R)是判断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依据是
男性,42岁,普查发现距肛缘上8cm处直肠肿块,溃疡型,锁骨上淋巴结未及,腹部平软,未及肿块。B型超声波检查未见肝脏肿块。下列哪项检查可最终明确诊断如该病人有条件行Dixon手术,手术前肠道准备内容除了手术后病理标本描述癌未穿透肠壁,但是有2枚淋巴结查见癌细胞,该直肠癌属Dukes哪一期该病人手术后顺利出院,术后复查哪一项血液检查对肿瘤复发较有意义?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