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衰治疗,有误的是( )
- A: 强心
- B: 利尿
- C: 扩血管
- D: 靶向药物治疗
- E: 不要用扩血管药物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男,70岁。抽烟史45年,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即发生气短。该患者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为几级对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不包括以下主要用于肌耐力训练的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是
- 男性,70岁,慢性咳嗽、咳痰12年,近2年来活动后出现气短,偶有踝部水肿,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收入院。护理评估时胸部阳性体征可表现为对上述患者做哪项检查有助于确诊
- 男性,72岁。慢性咳嗽、咳痰30余年,近10年来气急进行性加重,不能到户外活动。近1周来发热,痰量增加,并略带黄色入院。体检:两肺呼吸音普遍降低,右侧明显,左下肺闻及干湿啰音。患者入院前1个月病情相对稳定时曾作肺功能检查,结果是阻塞为主的混合型通气障碍。在采集病史时还应着重询问胸部X线摄片示两肺透亮度增高,肋间隙增宽,左膈位于第12后肋水平。右下大片胸膜增厚密影,伴胸膜钙化,其间可隐约见低密度区。对于后者,上级医师查房时建议作CT检查,旨在了解
- 男性,72岁。慢性咳嗽、咳痰30余年,近10年来气急进行性加重,不能到户外活动。近1周来发热,痰量增加,并略带黄色入院。体检:两肺呼吸音普遍降低,右侧明显,左下肺闻及干湿啰音。患者入院前1个月病情相对稳定时曾作肺功能检查,结果是阻塞为主的混合型通气障碍。在采集病史时还应着重询问胸部X线摄片示两肺透亮度增高,肋间隙增宽,左膈位于第12后肋水平。右下大片胸膜增厚密影,伴胸膜钙化,其间可隐约见低密度区。对于后者,上级医师查房时建议作CT检查,旨在了解根据病史和初步检查拟诊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右侧胸膜增厚、肺部继发感染,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可首先选择[假设信息]如果CT检查显示右下胸膜增厚合并有支气管囊状及柱状扩张,则继发感染病原体还应重点考虑
- 男性,72岁。慢性咳嗽、咳痰30余年,近10年来气急进行性加重,不能到户外活动。近1周来发热,痰量增加,并略带黄色入院。体检:两肺呼吸音普遍降低,右侧明显,左下肺闻及干湿啰音。患者入院前1个月病情相对稳定时曾作肺功能检查,结果是阻塞为主的混合型通气障碍。在采集病史时还应着重询问胸部X线摄片示两肺透亮度增高,肋间隙增宽,左膈位于第12后肋水平。右下大片胸膜增厚密影,伴胸膜钙化,其间可隐约见低密度区。对于后者,上级医师查房时建议作CT检查,旨在了解根据病史和初步检查拟诊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右侧胸膜增厚、肺部继发感染,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可首先选择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和
- 引起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和
- 女性,17岁,因高热、口腔溃疡、多关节痛10日来诊,伴劳累后胸闷气短,查体见面部蝶形红斑,手指指端红色痛性结节,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双肺无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心律齐,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抗核抗体1:1000阳性,抗dsDNA阳性。该患者的诊断是该患者气短可能合并的病变是进一步应该做的检查不包括对该患者应首先进行的药物治疗是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3次尿蛋白定量结果大于1.0g/d,首先应采取下列哪种治疗措施
- 女性,17岁。因高热、口腔溃疡、多关节痛10日来诊,伴劳累后胸闷气短,查体见面部蝶形红斑,手指指端红色痛性结节,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双肺无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心律齐,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抗核抗体1:1000阳性,抗dsDNA阳性。该患者的诊断是该患者气短可能合并的病变是进一步应该做的检查不包括对该患者应首先进行的药物治疗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3次尿蛋白定量结果大于1.0g/d,首先应采取下列哪种治疗措施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