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表现为以下哪种类型的炎症
- A: 急性化脓性炎症
- B: 慢性非特异性炎
- C: 纤维素性炎症
- D: 增生性炎
- E: 黏液性卡他性炎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78岁。浅表淋巴结肿大3年,近2个月来出现明显消瘦、乏力伴皮肤瘙痒。肝肋下1cm,脾肋下4cm。实验室检查:Hb86g/L,WBC56×109/L,BPC120×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细胞占80%,其中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红系、粒系增生减低。血清蛋白电泳示γ球蛋白减少。淋巴结活检病理示淋巴组织增生,以小淋巴为主。噬异凝集试验阴性。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男,因发热来门诊,经检查血及骨髓发现均有大量原始及早幼粒细胞(约40%),诊为急性白血病。患者有四肢关节肿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这些表现是由以下哪些情况引起
- 患者,男,因发热来门诊,经检查血及骨髓发现均有大量原始及早幼粒细胞(约10%),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患者有四肢关节肿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这些表现是由以下哪种情况引起
- 女性,40岁。近1年有乏力症状,无其他不适,近日体检肺CT提示双肺沿支气管血管束走行的结节样改变,无肺门淋巴结大。完善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示CD4/CD8淋巴细胞为7。该患者诊断最可能为该患者分期为以下检查可确诊的为如应用激素治疗该疾病,则推荐的初始量为关于该疾病的肺外表现,不正确的是
- 男性,29岁,因“全身淋巴结肿大2个月,低热伴全身不适1月余”来诊。发病来精神差。患者未婚,有多个性伴侣。查体:T37.5℃;P84次/分,R17次/分,BP112/76mmHg;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分别为1.0cm、1.5cm、1.7cm,无压痛,可自由活动。HIV抗体(+);淋巴结活检反应性增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2/mm3。患者现处于艾滋病的以下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有(提示:家属得知患者疾病后,表现出恐惧、不愿亲近患者,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家属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男性,29岁,因“全身淋巴结肿大2个月,低热伴全身不适1月余”来诊。发病来精神差。患者未婚,有多个性伴侣。查体:T37.5℃;P84次/分,R17次/分,BP112/76mmHg;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分别为1.0cm、1.5cm、1.7cm,无压痛,可自由活动。HIV抗体(+);淋巴结活检反应性增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2/mm3。患者现处于艾滋病的以下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有(提示:家属得知患者疾病后,表现出恐惧、不愿亲近患者,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家属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患者的心理状态处于(提示:入院后患者极少与医护人员交流,第3日晚护士查房发现其抽屉里有一瓶安眠药)
- 患者,男性,46岁。鼻根部皮疹2年。皮疹初为黄豆大小的淡红斑,逐渐扩大增厚。无发热、关节肿痛和脱发。查体:患者鼻背部及左下眼睑见直径为6cm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光滑,无压痛。关于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性最小的疾病是该患者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深层弥漫性片状淋巴样细胞浸润,无细胞异形性,以血管和附属器周围为著,胶原间未见黏蛋白沉积。抗核抗体谱正常。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适合于该病治疔的方法是该病的临床特点还包括下列疾病不属于皮肤假性淋巴瘤范畴的是
- 张某,男,49岁。因长期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以支气管扩张症收入院。入院后病人咯血量逐渐增多,每次咯血间隔由长变短,病人为此非常紧张。在巡视中发现该病人咯血突然终止,表情紧张、惊恐、大汗淋漓,两手乱动,继而颜面发绀。据此你判断该病人可能并发了
- 患者,男性,46岁。鼻根部皮疹2年。皮疹初为黄豆大小的淡红斑,逐渐扩大增厚。无发热、关节肿痛和脱发。查体:患者鼻背部及左下眼睑见直径为6cm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光滑,无压痛。关于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性最小的疾病是该患者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深层弥漫性片状淋巴样细胞浸润,无细胞异形性,以血管和附属器周围为著,胶原间未见黏蛋白沉积。抗核抗体谱正常。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适合于该病治疔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