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是
A: 直接动静脉穿刺
B: 移植血管内瘘
C: 动静脉外瘘
D: 中心静脉插管
E: 自体动静脉内瘘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血液透析指征不包括
第一次血液透析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必须做输血前五项检查,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告知需每( )月复查乙肝、丙肝等病毒标志物一次。
男性,32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体外肝素抗凝,透析后病人出现伤口渗血。化验:凝血时间30min。此时应采取何种措施为宜
病人,女,62岁,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2周,血管通路为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目前尿量约100ml/d,透析前血肌酐1210µmol/L。关于其透析治疗,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患者,男,45岁。慢性肾功能衰竭2年,规律血液透析,每周3次。在一次血液透析开始后30分钟,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出汗、黑矇,引起该反应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2021年)患者,男,45岁。慢性肾功能衰竭2年,规律血液透析,每周3次。在一次血液透析开始后30分钟,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出汗、黑矇,引起该反应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患者,女性,60岁,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在透析半小时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抽搐,很快意识不清,陷入昏迷,请问该患者出现了哪种并发症
48岁女性患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肾衰行血液透析已2年,近来感走路不便,下肢骨头酸痛,疑并发肾性骨营养不良症。治疗首选措施
林某,男,46岁。乏力、食欲减退半年,血肌酐1328μmol/1,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病人行第一次血液透析治疗,透析结束前半小时突然出现抽搐,继而昏迷。病人出现该症状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