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某女,52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倦怠、面色萎黄。宜选用的成药是()。
A: 麦味地黄丸
B: 人参归脾丸
C: 参苓白术散
D: 香砂六君丸
E: 七宝美髯丸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周某女,52岁。两目干涩,视物不清,面部烘热,脉弦细数。宜诊为
患者许某,女,52岁。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不易观察,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法是
某24岁已婚妇女,平时月经规律4天/28~30天,现停经52天,黄体酮试验无出血。此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张某,女,52岁。因类风湿关节炎服用吲哚美辛治疗1个月。近3天排柏油样便。无腹痛、恶心、呕吐。最可能的诊断为
朱某,女,52岁,颈椎病,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术前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手术结束后,无菌包灭菌后的处理正确的是
某山区一妇女,52岁,家里人口多,生活贫困,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近期感觉头晕乏力,血白蛋白下降,水肿,最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张某,女,52岁。左乳癌晚期,破溃外翻如菜花,疮口渗流血水,面色苍白,动则气短。身体瘦弱,不思饮食,舌淡红,脉沉细无力。其治法是
谢某,女性,52岁。病下利时发时止,日久不愈,饮食减少,口干而苦,脘腹不舒,临厕腹痛里急,大便夹有粘液及少许脓血,舌淡苔黄腻,脉细滑:治疗选用
女性,52岁。2年前因高热7~8天曾在某院静脉滴注液体后,出现右上、下肢疼痛及轻微震颤,静止时明显。近3个月左肢体亦出现震颤,情绪紧张加剧,入睡后消失,同时感四肢僵硬,步距小。体检:表情呆板,口角流涎,全身震颤,肌张力呈铅管样强直,头前倾,动作迟缓。颅脑MRI未见异常。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