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致癌物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
- A: 免疫抑制剂,无机致癌物,促癌剂
- B: 免疫抑制剂,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促癌剂
- C: 直接致癌物,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细胞毒物
- D: 激素,固态物质,无机致癌物
- E: 直接致癌物、促癌剂,前致癌物,细胞毒物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47岁,诊断为绒毛膜上皮癌,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大剂量甲氨蝶呤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毒性作用。下列药物能减轻该毒性作用的是
- 患者,女性,36岁,右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病理检查符合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镜下可见淋巴结转移癌灶中淀粉样物质沉积,瘤细胞为大小、形态较一致的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呈片状或束状排列;首先考虑的原发癌灶是
- 前列腺癌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发生转移。为了发现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标记物,采用蛋白质组学2DE-DIGE技术比较了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10例原位前列腺癌组织、8例前列腺淋巴结转移组织之间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共2018个蛋白质点被配对,其中80个蛋白质点在原位前列腺组织与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经过MALDI-TOF/TOFMS分析,鉴定了58种差异蛋白质,其中在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中,表达上调的有35个,表达下调的有23个。接下来,应该
- 前列腺癌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发生转移。为了发现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标记物,采用蛋白质组学2DE-DIGE技术比较了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10例原位前列腺癌组织、8例前列腺淋巴结转移组织之间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共2018个蛋白质点被配对,其中80个蛋白质点在原位前列腺组织与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经过MALDI-TOF/TOF-MS分析,鉴定了58种差异蛋白质,其中在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中,表达上调的有35个,表达下调的有23个。接下来,应该
- 调查发现吸烟者患肺癌率约为10%,有人即使终生吸烟也尚未罹患肿瘤。说明个体遗传因素在化学致突变致癌作用中不容忽视。一般认为,遗传多态性是决定化学毒物毒作用性质和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认为遗传多态性的标准是指当一个基因座位上最常见的等位基因频率不超过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是体内重要的解毒酶系。GST存在多态性,下列哪种类型缺乏与个体罹患肺癌的高危险性相关
- 调查发现吸烟者患肺癌率约为10%,有人即使终生吸烟也尚未罹患肿瘤。说明个体遗传因素在化学致突变致癌作用中不容忽视。一般认为,遗传多态性是决定化学毒物毒作用性质和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认为遗传多态性的标准是指当一个基因座位上最常见的等位基因频率不超过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是体内重要的解毒酶系。GST存在多态性,下列哪种类型缺乏与个体罹患肺癌的高危险性相关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是体内一种特异性修复酶,其缺乏与肿瘤发生有一定关系,MGMT多态性可以解释个体对于下列哪种物质的敏感性不同
- 下列化学致癌物中致癌谱广而强的是
- 下列哪项是确认的致癌物
- 下列哪一种不是致癌物质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