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拔除术后如何判断根尖处有无折断
- A: 牙根有光亮平整的表面
- B: 一定可闻及折断声
- C: 根尖表面粗糙不平
- D: 根管外露
- E: 测量牙根的长度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女,53岁。贫血病史10余年,全身检查其他未见异常。口内有6」残根,不松动,需要拔除。该患者满足下列哪项可行拔牙6」残根如根分又未破坏,首先应拔除该牙时应重点预防下列哪项并发症患者拔除该牙术后至少多长时间才能行永久性修复
- 患者,男性,35岁,因近4天来右下第三磨牙疼痛伴张口困难而就诊。体检见8┐近中低位阻生,周围牙龈肿胀,充血,龈袋溢脓,76┐区前庭沟变浅,有波动感,7┐牙体完整。血常规检査见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82%。此时对该患者正确的治疗包括如处理不当,感染易扩散至如该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已无开口受限,需拔除阻生第三磨牙,术前需做的检查包括如果在拔8┐时需要翻瓣和去骨,需遵循的原则包括在拔牙后3天,患者出现拔牙创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检查见拔牙创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有灰白色假膜覆盖,有明显臭味。此时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 患者男,54岁。因右上颌第一磨牙颊侧牙龈长期瘘管、反复面颊部肿胀而就诊,抗感染治疗后面颊部肿胀消退。本次就诊临床检查见右上颌第一磨牙残冠,牙体破坏严重,患者自诉20年前曾充填(治疗方法不详),现充填物脱落,周围牙龈无明显红肿,颊侧龈近根尖区仍见瘘管,无明显叩痛和牙松动。X线检查见根尖区圆形、低密度透光影,直径约0.5cm,边界不清。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口服降压药后血压为140/90mmHg。对于该患者,建议是如果牙体牙髓科会诊发现患者根管钙化,无法完成根管治疗,建议拔除,需要麻醉的神经是若该牙稳固,在拔牙方案设计中,较合适的方法是采用分根法拔除该牙,术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患者男,54岁。因右上颌第一磨牙颊侧牙龈长期瘘管、反复面颊部肿胀而就诊,抗感染治疗后面颊部肿胀消退。本次就诊临床检查见右上颌第一磨牙残冠,牙体破坏严重,患者自诉20年前曾充填(治疗方法不详),现充填物脱落,周围牙龈无明显红肿,颊侧龈近根尖区仍见瘘管,无明显叩痛和牙松动。X线检查见根尖区圆形、低密度透光影,直径约0.5cm,边界不清。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口服降压药后血压为140/90mmHg。对于该患者,建议是如果牙体牙髓科会诊发现患者根管钙化,无法完成根管治疗,建议拔除,需要麻醉的神经是若该牙稳固,在拔牙方案设计中,较合适的方法是采用分根法拔除该牙,术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术中牙根意外进入上颌窦,错误的操作是
- 患者,男性,35岁,因近4天来右下第三磨牙疼痛伴张口困难而就诊。体检见8┐近中低位阻生,周围牙龈肿胀,充血,龈袋溢脓,76┐区前庭沟变浅,有波动感,7┐牙体完整。血常规检査见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82%。此时对该患者正确的治疗包括如处理不当,感染易扩散至如该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已无开口受限,需拔除阻生第三磨牙,术前需做的检查包括如果在拔8┐时需要翻瓣和去骨,需遵循的原则包括
- 患者,男性,35岁,因近4天来右下第三磨牙疼痛伴张口困难而就诊。体检见8┐近中低位阻生,周围牙龈肿胀,充血,龈袋溢脓,76┐区前庭沟变浅,有波动感,7┐牙体完整。血常规检査见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82%。此时对该患者正确的治疗包括如处理不当,感染易扩散至如该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已无开口受限,需拔除阻生第三磨牙,术前需做的检查包括
- 牙拔除术后的适应证是相对的,对于患有相同疾病的牙必须具体分析后决定是否拔除:患有龋病的牙,其治疗方案首选牙拔除术的是:
- 微创牙拔除术中如出现晕厥,错误的做法是( )
- 牙拔除术后的适应证是相对的,对于患有相同疾病的牙必须具体分析后决定是否拔除:牙外伤后,应予以拔除的情况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