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肌上皮细胞见于以下唾液腺肿瘤,除了
A: 多形性腺瘤
B: 腺样囊性癌
C: 基底细胞腺瘤
D: 腺淋巴瘤
E: 黏液表皮样癌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腺样囊性癌主要由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共同构成,常见组织结构包括
女性,48岁,右乳腺发现一无痛性肿块1个月余,肉眼观察,肿物结节状,边界清楚,无包膜,切面为实性分叶状,并见弯曲的裂隙;镜下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呈裂隙状排列,裂隙周围间质富于细胞,并呈叶状突入腺腔;间质细胞异型性小,分裂象罕见,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女,43岁。左乳房外上象限扪及3cm*5cm质硬肿块,与皮肤和肌肉无界限,左腋窝扪及肿大孤立的质硬淋巴结。活检穿刺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余未见异常。该患者按乳腺癌患者TNM分期是
女,45岁。左乳房外上象限扪及4cm×5cm质硬肿块,与皮肤和肌肉无界限,左腋窝扪及重大孤立的质硬的淋巴结。活检穿刺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余未见异常。该患者按乳腺癌患者TNM是
女,45岁。左乳房外上象限扪及4×5cm质硬肿块,与皮肤和肌肉无界限,左腋窝扪及重大孤立的质硬的淋巴结。活检穿刺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余未见异常。该患者按乳腺癌患者TNM是( )
肺内囊性病变,囊壁内被覆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囊壁内有腺体、软骨和平滑肌,并有弥漫的淋巴细胞浸润,未见有炭末沉着,考虑为
男性,50岁,以间断发热,伴咳嗽、喘息1个月为主诉入院。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史3年。体温38.5℃,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双上肢感觉减退,双手掌肌肉萎缩,双下肢皮肤可见网状青斑。胸部CT检查见双肺多发斑片状及网格状阴影,双侧少量胸腔积液。骨髓检查以成熟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0.1×10
9
/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20%。肌电图为双上、下肢神经源性损害。右下肢皮肤活检为真皮浅层至深层间质见多量散在或灶性分布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最可能的诊断是
男,30岁。咽疼、咳嗽、发热,2周后发现尿色红,眼睑浮肿,尿量1000ml/24h。体检:全身皮肤未见皮疹,血压150/100mmHg。化验:尿蛋白++,红细胞50~60/HP,血白蛋白32g/L,血肌酐123μmol/L。上述临床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男性,50岁,以间断发热,伴咳嗽、喘息1个月为主诉入院。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史3年。体温38.5℃,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双上肢感觉减退,双手掌肌肉萎缩,双下肢皮肤可见网状青斑。胸部CT检查见双肺多发斑片状及网格状阴影,双侧少量胸腔积液。骨髓检查以成熟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0.1×10
9
/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20%。肌电图为双上、下肢神经源性损害。右下肢皮肤活检为真皮浅层至深层间质见多量散在或灶性分布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最可能的诊断是诊断该病,应首先除外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