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产生中,电子从阴极射向阳极所获的能量,决定于下面的那个因素
- A: 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
- B: 两极间的管电压
- C: 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 D: 管电流
- E: 阴极灯丝的焦点大小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X线摄影中,使胶片产生灰雾的主要原因是
- 一中学生不慎跌伤右肘,当时右肘活动受限,肘关节有压痛。查体见右肘关节肿胀,右手指内收、外展障碍。X线片显示右侧肱骨内上髁骨折、移位。此病最容易产生下列哪项并发症
- 男,68岁。因胃溃疡出血行毕工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第6天,有肛门排气,开始进流质饮食,进食后腹胀并呕吐,呕吐物中含胆汁。腹部可见胃型,无蠕动波,X线平片示残胃内大量胃液潴留。产生此症状的最可能原因是
- 男,68岁。因胃溃疡出血行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第6天,有肛门排气,开始进流质饮食,进食后腹胀并呕吐,呕吐物中含胆汁。腹部可见胃型,无蠕动波,X线平片示残胃内大量胃液潴留。产生此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
- 男,68岁。因胃溃疡出血行毕I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第6天,有肛门排气,开始进流质饮食,进食后腹胀并呕吐,呕吐物中含胆汁。腹部可见胃型,无蠕动波,X线平片示残胃内大量胃液潴留。产生此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 )。
- X线胶片特性曲线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由于这条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所以称之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的横坐标为曝光量,以对数值lgE表示;纵坐标为密度,以D表示。特性曲线由足部、直线部、肩部和反转部组成。足部密度的上升与曝光量不成正比,曝光量增加逐渐很多,密度只有较小的增加。直线部密度与曝光量的增加成正比,密度差保持一定,此时曲线沿一定的斜率直线上升。肩部密度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比。反转部随曝光量的增加密度反而下降,影像密度呈现逆转。特性曲线可提供感光材料的本底灰雾(Dmin)、感亮度(S)、对比度(γ)、最大密度(Dmax)、宽容度(L)等参数,以表示感光材料的感旋光性能。X线摄影中应力求利用特性曲线的
- 6个月婴儿,早产,双胎之大,纯母乳喂养,未添加鱼肝油,夜间烦躁多汗,枕秃阳性,怀疑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该患儿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下列高危因素中,不包括的是若要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需进行的检查是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X线改变,正确的是
- 男婴,10小时,生后气急,青紫7小时。患儿系G1P1,39周顺产,出生体重3390g,娩出时脐带绕颈,羊水Ⅲ度,胎盘无异常,出生时Apgar评分1、5、10分钟分别为5分、8分、9分。经复苏抢救于生后3小时出现气促,口唇青紫,急诊拟“青紫待查”收入院。母孕史:母孕期按时产检,孕7个月时有空腹血糖增高,给予饮食控制后血糖维持正常,无发热、蛋白尿、水肿、抽搐、猫狗及X线接触史。提示:体格检查:T36.5℃(肛),出生体重3390g,SaO275%(不吸氧),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前囟平,唇周及四肢末梢青紫,P16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心前区I~Ⅱ级收缩期杂音,R65次/分,吸气性三凹征(+),呼吸不规则,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中小水泡音,腹软,四肢肌张力可,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患儿胸部X线提示胎粪吸入综合征。其X线特征可表现为应进行的治疗是提示:患儿治疗中经心脏彩超提示为PPHN。与PPHN发生的相关因素中,应除外的是
- 男婴,10小时,生后气急,青紫7小时。患儿系G1P1,39周顺产,出生体重3390g,娩出时脐带绕颈,羊水Ⅲ度,胎盘无异常,出生时Apgar评分1、5、10分钟分别为5分、8分、9分。经复苏抢救于生后3小时出现气促,口唇青紫,急诊拟“青紫待查”收入院。母孕史:母孕期按时产检,孕7个月时有空腹血糖增高,给予饮食控制后血糖维持正常,无发热、蛋白尿、水肿、抽搐、猫狗及X线接触史。提示:体格检查:T36.5℃(肛),出生体重3390g,SaO275%(不吸氧),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前囟平,唇周及四肢末梢青紫,P16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心前区I~Ⅱ级收缩期杂音,R65次/分,吸气性三凹征(+),呼吸不规则,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中小水泡音,腹软,四肢肌张力可,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患儿胸部X线提示胎粪吸入综合征。其X线特征可表现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