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细胞具有ConA受体的是
- A: T细胞
- B: Mφ细胞
- C: 浆细胞
- D: B细胞
- E: NK细胞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应用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筛选出具有不同表面抗原的细胞
- 某三种药材的混和粉末,镜检显微特征如下:纤维众多,可见晶纤维;石细胞类圆形、有的细胞壁一面菲薄呈马蹄状,有的呈黄色;油细胞类圆形;鳞叶组织细胞类长方形,细胞壁弯曲,可见连珠状增厚;有具缘纹孔或梯网状导管;红棕色块状物它应是
- 女性,38岁。1年来面色苍白伴倦怠、耳鸣就诊。化验RBC 2.5×1012/L,Hb 55g/L,MCV75fl(75μm3)MCH 22pg,MCHC 0.29(29%),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0.02(2%),拟诊缺铁性贫血。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最具有诊断意义
- 10岁男孩,因反复发热、面色苍白、乏力1个月余来诊。查体:T 38.7℃,面色苍黄,皮肤有散在瘀点、瘀斑,牙龈肿胀,双腋下各触及两个如枣大小的淋巴结,质韧,无触痛,胸骨下端叩击痛阳性,心脏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血常规示 Hb 70g/L,WBC 11.4×109/L,中性粒细胞35%,淋巴细胞15%,单核细胞40%,见15%的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PLT 40×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尿溶菌酶浓度明显增高。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检查中具有确诊意义的是
- 女性,38岁。1年来面色苍白伴倦怠、耳鸣就诊。化验RBC 2.5×1012/L,Hb 55g/L,MCV75fl(75μm3)MCH 22pg,MCHC 0.29(29%),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0.02(2%),拟诊缺铁性贫血。在问诊时哪项与本病发病无关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最具有诊断意义
- 10岁男孩,因反复发热、面色苍白、乏力1个月余来诊。查体:T 38.7℃,面色苍黄,皮肤有散在瘀点、瘀斑,牙龈肿胀,双腋下各触及两个如枣大小的淋巴结,质韧,无触痛,胸骨下端叩击痛阳性,心脏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血常规示 Hb 70g/L,WBC 11.4×109/L,中性粒细胞35%,淋巴细胞15%,单核细胞40%,见15%的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PLT 40×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尿溶菌酶浓度明显增高。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检查中具有确诊意义的是目前该患儿采用最合适的化学治疗方案是
- 10岁男孩,因反复发热、面色苍白、乏力1个月余来诊。查体:T 38.7℃,面色苍黄,皮肤有散在瘀点、瘀斑,牙龈肿胀,双腋下各触及两个如枣大小的淋巴结,质韧,无触痛,胸骨下端叩击痛阳性,心脏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血常规示 Hb 70g/L,WBC 11.4×109/L,中性粒细胞35%,淋巴细胞15%,单核细胞40%,见15%的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PLT 40×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尿溶菌酶浓度明显增高。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检查中具有确诊意义的是目前该患儿采用最合适的化学治疗方案是本例如治疗经过顺利,维持治疗需坚持的时间为
- 女性,38岁。1年来面色苍白伴倦怠、耳鸣就诊。化验RBC 2.5×1012/L,Hb 55g/L,MCV75fl(75μm3)MCH 22pg,MCHC 0.29(29%),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0.02(2%),拟诊缺铁性贫血。在问诊时哪项与本病发病无关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最具有诊断意义在进行骨髓涂片检查时,下列哪项不应该出现
- 何种细胞表面具有羊红细胞受体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