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骨密度增高可见于
A: 骨质增生硬化
B: 骨压缩
C: 死骨形成
D: 骨内矿物质沉积
E: 佝偻病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软组织内密度增高,层次不清,脂肪层内出现网状结构影,内可见网状骨小梁
患者男,37岁。因“右髋部疼痛1年”来诊。X线片示:全身骨骼密度增高,骨质致密硬化;脊柱椎体密度不一致,椎体呈“夹心蛋糕”样;管状骨之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骨小梁部分或全部消失,骨纹理消失,呈一致性致密硬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男性,52岁,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伤口不愈合2年,半年前从伤口窦道排出小骨块2个,无发热。X线片可见:胫骨下2/3变粗,密度增高,无骨折,骨髓腔内有1cm×0.5cm高密度阴影,周围有透亮带。治疗选择
患儿男,4岁。因“发热3天”来诊。查体:高热,面色苍白。全身淋巴结肿大,贫血貌。X线片示:全身骨密度增高,骨质致密硬化,皮质增厚,髓腔变窄。脊柱椎体密度不一致,椎体上下骨板骨质明显硬化,椎体呈“夹心蛋糕”样。管状骨之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骨纹理消失,呈一致性致密硬化,呈白色粉笔样。最可能的诊断为
患者男,37岁。因“右髋部疼痛1年”来诊。X线片示:全身骨骼密度增高,骨质致密硬化;脊柱椎体密度不一致,椎体呈“夹心蛋糕”样;管状骨之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骨小梁部分或全部消失,骨纹理消失,呈一致性致密硬化。最可能的诊断是本病的病理变化包括
患者男性,12岁。右下肢红肿1个月,发热。X线片显示右侧胫骨近侧干骺端骨质有散在点片状低密度影及骨质增生,周边骨皮质花边样高密度影,患骨周围软组织肿胀。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儿男,4岁。因“发热3天”来诊。查体:高热,面色苍白。全身淋巴结肿大,贫血貌。X线片示:全身骨密度增高,骨质致密硬化,皮质增厚,髓腔变窄。脊柱椎体密度不一致,椎体上下骨板骨质明显硬化,椎体呈“夹心蛋糕”样。管状骨之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骨纹理消失,呈一致性致密硬化,呈白色粉笔样。最可能的诊断为本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
男性,52岁,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伤口不愈合2年,半年前从伤口窦道排出小骨块2个,无发热。X线片可见:胫骨下2/3变粗,密度增高,无骨折,骨髓腔内有1cm×0.5cm高密度阴影,周围有透亮带。治疗选择该病的治疗原则错误的是
患者男性,12岁。右下肢红肿1个月,发热。X线片显示右侧胫骨近侧干骺端骨质有散在点片状低密度影及骨质增生,周边骨皮质花边样高密度影,患骨周围软组织肿胀。最可能的诊断是支持上述X线诊断的征象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