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对两性霉素B敏感是因为
- A: 无细胞壁
- B: 能通过滤菌器
- C: 多形态性
- D: 有独特生活周期
- E: 细胞膜中含固醇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性,72岁。慢性咳嗽、咳痰30余年,近10年来气急进行性加重,不能到户外活动。近1周来发热,痰量增加,并略带黄色入院。体检:两肺呼吸音普遍降低,右侧明显,左下肺闻及干湿啰音。患者入院前1个月病情相对稳定时曾作肺功能检查,结果是阻塞为主的混合型通气障碍。在采集病史时还应着重询问胸部X线摄片示两肺透亮度增高,肋间隙增宽,左膈位于第12后肋水平。右下大片胸膜增厚密影,伴胸膜钙化,其间可隐约见低密度区。对于后者,上级医师查房时建议作CT检查,旨在了解根据病史和初步检查拟诊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右侧胸膜增厚、肺部继发感染,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可首先选择[假设信息]如果CT检查显示右下胸膜增厚合并有支气管囊状及柱状扩张,则继发感染病原体还应重点考虑
- 张某,男,51岁。3天前于受凉后突然出现鼻塞、流涕、咽痛且声音撕哑,随后出现频繁咳嗽,并咳少量黏液痰。1天前痰量明显增多,痰中偶有血丝,且常在深呼吸和咳嗽时感觉胸骨后疼痛。身体评估: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初步判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该病人胸骨后疼痛的原因是为预防疾病再发,护士对病人的指导内容不妥的是
- 支原体对( )天然耐药
- 支原体肺炎使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测抗支原体抗体IgM滴度≥1:80或两份连续血清的抗支原体IgG抗体至少有( )增高
- 同时对两种外源性哮喘过敏原产生反应,支气管哮喘分类正确的是
- 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首选
- 下述药物中,对链球菌、肠球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是
- 患者,女,65岁,农民,因持续不规则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半个月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无发热盗汗征、无高血压病和心脏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85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09/68mmHg。颈部淋巴结、双侧甲状腺均无肿大。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湿性啰音,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2×109/L,中性粒细胞52%,嗜酸性粒细胞8%,淋巴细胞30%,单核细胞10%。痰、尿及粪常规检查未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支原体和肺吸虫等。胸部X线摄片见两肺纹理增强,肋膈角变钝,双侧少量积液。经抗炎、抗结核药物治疗半个月,未见疗效。追问病史,患者家庭饲养猪、牛、鸡、鸭等畜禽,有长期与猫、狗密切接触史。40年前不明原因自然流产2次。遂采血检测弓形虫抗体,结果显示IgM、IgG和CAg均为阳性,PCR检测Toxo-DNA亦为阳性。3日后于B超定位下行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30ml,呈淡黄色,涂片姬氏染色查见新月形小体,一端稍尖,另端钝圆,中央有一紫红色染色质核。据此诊断为慢性获得性弓形虫肺炎。给予抗弓形虫治疗,联合应用乙胺嘧啶(第一天75mg,以后25mg/d)和复方磺胺甲噁唑(1g,2次/d),10天为1疗程。治疗后5天,体温即恢复正常,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抽血复查弓形虫抗体转阴,PCR检测Toxo-DNA阴性,痊愈出院。随诊6个月无复发。经胸腔积液涂片姬氏染色查见的虫体,最可能是弓形虫的该患者感染弓形虫的可能原因是治疗弓形虫病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对该病例进行诊断的依据是
- 婴幼儿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相对较低的原因有 ( )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