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T细胞肿瘤检测标志主要有哪些()①CD2②CD3③CD4④CD5⑤CD19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E: ①②③④⑤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免疫检查点疗法通过下列哪条途径以调节T细胞活性来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
免疫检查点疗法是通过调节T细胞活性来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疗法,目前应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
患者男,58岁。因右腋窝肿块2周入院,手术后切除病检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完善相关检查,胸部、腹部CT均未见异常,骨髓细胞学未见淋巴瘤侵犯。下一步治疗方案应选择
女性,41岁,因咽痛、鼻塞就诊,查咽部肿胀,鼻内肿块堵塞,表面溃疡,有臭味。取活检小组织碎块,镜下组织坏死重,其下为小、中、大的淋巴样细胞,混有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小血管破坏。此例明确诊断为NK/T细胞淋巴瘤,其免疫表型是
患者,男,60岁。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发热半个月,最高体温38.2℃。经检查双侧颈部及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直径4cm,其他部位淋巴结无异常。淋巴结病理检查诊断为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首选的治疗是
患者男,6岁,急性起病,高热,贫血,皮肤大片淤斑,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无压痛,胸骨压痛阳性,肝脾可触及,外周血中WBC 110x10
9
/L,Hb 70g/L,涂片可见原始细胞,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75%,蓝细胞阳性,初步诊断为前体淋巴细胞肿瘤,为进一步明确其来源于T系还是B系,首先考虑做以下哪种检查
患者男性,46岁,因无意中发现颈部肿物进行性肿大1个月,在门诊做活检确诊为T细胞型淋巴瘤,病后发热达38℃以上,体重由74kg降至60kg,二便正常,查体:T 38.5℃,双颈部和右腋下均有数个蚕豆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心肺(-),腹平软,肝、脾未及,血常规和骨髓检查均未见异常。为判断淋巴瘤是A组或B组,还应询问何病史
男,46岁,右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4个月。伴上腹疼痛,食欲不佳,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行剖腹探查见胃与胰头及腹膜有粘连,周围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检查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来源。临床分期属
女,39岁,右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3个月,伴上腹疼痛,食欲不佳,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行剖腹探查见胃与胰头及腹膜有粘连,周围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检查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来源。临床分期属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