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由下列哪一项组成?
- A: 表皮和间皮
- B: 表皮和内皮
- C: 表皮和上皮
- D: 表皮和真皮
- E: 间皮和真皮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45岁,外阴奇痒2余年,外阴皮肤增厚,纹理突出,且由于长时间搔抓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皲裂、隆起。为确诊,应进行下列哪种检查
- 11月龄女婴,入院时低热,皮肤弥漫性红斑。两天后,全身大多数皮肤松弛起皱继之形成水疱,导致大片脱落。从患儿皮肤中未分离出不寻常的细菌,但从外道分离出葡萄球菌噬菌体Ⅱ群菌株。住院10天后,女婴痊愈,未留瘢痕。该女婴所患疾病最可能是皮肤剥落是由于该病原体能产生下列哪种毒力因子
- 某患者由于大量误服了某药片出现语言不清、烦躁不安,被送至急诊室。体检发现心动过速、体温升高、皮肤潮红、瞳孔扩大,此患者可能服用了下列哪种药
- 男性,18岁,近1个月来乏力明显,周身酸痛,四肢皮肤瘀斑,血红蛋白由110g/L降至60g/L,白细胞1.7×109/L,中性粒细胞占25%,淋巴细胞占75%,血小板15×109/L。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是不必要的
- 患儿三岁,发热、呕吐、皮肤有出血点,从出血点涂片找到脑膜炎双球菌。治疗中出血点逐渐增多呈片状,血压由入院时的12.2/8.5kPa(92/64mmHg)降至8.0/5.3kPa(60/40mmHg),为尽快确诊是否并发了DIC,首先应进行下列哪些实验室检查?
- 男,28岁,农民。发热5天,伴皮肤出血点,于1993年11月某日由乡卫生院转入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体检:体温38℃,BP9.3/6.7kPa(70/50mmHg),颜面及眼眶有明显充血,球结膜水肿充血,腋下有条索状出血点,肾区有明显叩击痛,拟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下列何项最有助于确立诊断病人已进入低血压期,下列哪项不是该期实验室发现关于本病流行病学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男,28岁,农民。发热5天,伴皮肤出血点,于1993年11月某日由乡卫生院转入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体检:体温38℃,BP9.3/6.7kPa(70/50mmHg),颜面及眼眶有明显充血,球结膜水肿充血,腋下有条索状出血点,肾区有明显叩击痛,拟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下列何项最有助于确立诊断病人已进入低血压期,下列哪项不是该期实验室发现
- 男,28岁,农民。发热5天,伴皮肤出血点,于1993年11月某日由乡卫生院转入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体检:体温38℃,BP9.3/6.7kPa(70/50mmHg),颜面及眼眶有明显充血,球结膜水肿充血,腋下有条索状出血点,肾区有明显叩击痛,拟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关于本病流行病学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男,28岁,农民。发热5天,伴皮肤出血点,于1993年11月某日由乡卫生院转入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体检:体温38℃,BP9.3/6.7kPa(70/50mmHg),颜面及眼眶有明显充血,球结膜水肿充血,腋下有条索状出血点,肾区有明显叩击痛,拟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已进入低血压期,下列哪项不是该期实验室发现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