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内物质氧化的特点是
- A: 氧化产生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传给细胞
- B: 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既不冒烟也不燃烧
- C: 不同代谢过程需要不同的酶催化
- D: 氧化放能是分步、小量和逐渐进行的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与体内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结合,保护细胞中含巯基的蛋白质和酶,参与多种有毒物质解毒反应的药物是
- 患者男性,31岁,因发热、牙龈出血、黑便1周入院,皮肤黏膜散在大片瘀斑,Hb68g/L,WBC1.2×109/L,幼稚细胞50%,血小板23×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异型幼稚细胞80%,细胞较大且不规则,胞质内有较多大小不等颗粒,有的重叠于细胞核上,并可见成堆棒状小体,过氧化物酶染色强阳性,应诊断为
- 青蒿素(artemisinin)是我国科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从植物中成功提取的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用于疟疾的治疗。近年发现青蒿素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膜的钙离子主动转运蛋白SERCA引起胞质钙离子浓度升高,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某研究生拟检测青嵩素对结肠癌细胞SERCA表达水平的影响,收集了青蒿素组和对照组细胞,采用Trizol法进行RNA提取。他在实验过程中,戴手套、帽子和口罩,使用DEPC处理的塑料制品、玻璃和金属物品,尽量迅速操作,用DEPC水溶解RNA并在进行浓度测定和准备逆转录反应时将RNA管
- 5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查体:T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未触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示Hb90g/L,WBC20×109/L,中性粒细胞12%,淋巴细胞82%,PLT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质偏蓝,质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m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化疗,治疗第八天外周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治疗第15天、第33天骨髓检查均达完全缓解标准。下列骨髓象中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按上述资料,应属于的类型是
- 5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查体:T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未触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示Hb90g/L,WBC20×109/L,中性粒细胞12%,淋巴细胞82%,PLT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质偏蓝,质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m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化疗,治疗第八天外周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治疗第15天、第33天骨髓检查均达完全缓解标准。下列骨髓象中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
- 5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查体:T 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未触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示 Hb 90g/L,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12%,淋巴细胞82%,PLT 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质偏蓝,质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mm/h。经骨髓检査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査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化疗,治疗第八天外周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治疗第15天、第33天骨髓检查均达完全缓解标准。下列骨髓象中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
- 5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查体:T 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未触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示 Hb 90g/L,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12%,淋巴细胞82%,PLT 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质偏蓝,质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mm/h。经骨髓检査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査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化疗,治疗第八天外周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治疗第15天、第33天骨髓检查均达完全缓解标准。下列骨髓象中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按上述资料,应属于的类型是
- 女孩,5岁。因“发热1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入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无特殊,肝肋下3cm,脾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阴性。血常规:Hb90g/L,WBC20×109/L,N12%,L82%,PLT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12u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细胞质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显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BCR-ABL融合基因。下列骨髓哪项与上述诊断项符:
- 女孩,5岁。因“发热1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入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无特殊,肝肋下3cm,脾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阴性。血常规:Hb90g/L,WBC20×109/L,N12%,L82%,PLT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12u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细胞质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显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BCR-ABL融合基因。按上述资料,应属下列哪一项?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