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监测CVP时,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应位于
A: 上腔静脉内
B: 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的交界处
C: 右心房内
D: 右心房和右心室交界处
E: 右心室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2023年)某休克患者进行扩容疗法快速输液时,监测得中心静脉压(CVP)15cmH2O,血压(BP)80/60mmHg,应采取的措施是
患者,女性,29岁,大面积烧伤7小时,转送途中输液1000ml。入院后监测CVP(中心静脉压)4cmH2O,血压75/55mmHg,尿量22ml/小时,四肢厥冷,呼吸急促。该表现提示
男性,52岁。施行直肠癌根治术时发生骶前静脉丛大出血,持续低血压状态1小时。术后继续液体复苏,第2天患者病情平稳,血压110/60mmHg,CVP4cmH
2
0。目前患者的CVP监测情况提示
患者女,49岁。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术前冠脉造影示:“左主干95%阻塞”。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术后常规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各一根。术毕入ICU。入室时全麻未醒,常规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测,BP 95/52mmHg,HR 75bpm,CVP 7mmHg,PAP 27mmHg。2个多小时后出现:CVP很快升高到34 mmHg,PAP无明显变化,血压下降至60/40mmHg,HR升到110〜120bpm。此时应首先考虑
患者女,49岁。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术前冠脉造影示:“左主干95%阻塞”。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术后常规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各一根。术毕入ICU。入室时全麻未醒,常规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测,BP 95/52mmHg,HR 75bpm,CVP 7mmHg,PAP 27mmHg。2个多小时后出现:CVP很快升高到34 mmHg,PAP无明显变化,血压下降至60/40mmHg,HR升到110〜120bpm。此时应首先考虑为尽快明确病因,应采取的措施是
患者男性,35岁,1小时前在发生交通事故,下肢不能活动,初步诊断为股骨骨折,入院后患者神志淡漠,皮肤黏膜苍白;查体:T 36℃,脉率120次/分,血压90/80mmHg,休克指数1.3,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迟缓。,经补液抗休克治疗后,若该患者CVP 9cmH2O ,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PCWP为16mmHg,此时应
患者女,49岁。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术前冠脉造影示:“左主干95%阻塞”。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术后常规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各一根。术毕入ICU。入室时全麻未醒,常规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测,BP 95/52mmHg,HR 75bpm,CVP 7mmHg,PAP 27mmHg。2个多小时后出现:CVP很快升高到34 mmHg,PAP无明显变化,血压下降至60/40mmHg,HR升到110〜120bpm。此时应首先考虑为尽快明确病因,应采取的措施是此时为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可考虑采取的措施是
CVP监测的适应证不包括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主要反映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