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大多数发病机制是
- A: 冠脉管腔狭窄达50%-75%,运动等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出现的氧供不平衡造成的心肌缺血
- B: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溃疡和糜烂后,血小板聚集及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
- C: 冠脉痉挛、收缩,远端血管栓塞导致冠脉管腔狭窄程度的急剧加重
- D: 短暂的反复缺血发作使心肌对随后发生保护作用以减少心肌坏死范围或延缓心肌死亡
- E: 心肌功能下调以减少能量消耗,以维持心肌细胞的存活,避免心肌坏死;当供血恢复后,心肌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的过程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心衰慢性稳定期心肺气虚、血瘀饮停,选用的中成药是( )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aO2 60mmHg,PaCO2 55mmHg,无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及红细胞增多症。下列治疗不恰当的是
- 女性,75岁,慢性房颤病史,因胸闷,心前区疼痛伴无力来就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给抗凝、扩血管治疗,医嘱:10%葡萄糖500ml,加肝素静脉输液,要求25滴/分。根据医嘱,输完液体需多少时间
- 女性,75岁,慢性房颤病史,因胸闷,心前区疼痛伴无力来就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给抗凝、扩血管治疗,医嘱:10%葡萄糖500ml,加肝素静脉输液,要求25滴/分。根据医嘱,输完液体需多少时间在为病人输液过程中,护士不妥的做法
- 男性,65岁。反复咳嗽,咳痰15年,活动后气短2年,双下肢水肿1个月。本次入院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呼吸困难3天。查体:桶状胸,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功能测定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该患者目前治疗不正确的是本患者稳定期治疗包括慢性肺心病应用强心剂的指征是
- 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近期目标是将血压降低到指定水平。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可防止凌晨血压突然升高而猝死,标志是降压谷峰比值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病时,血压应降至控制心血管并发症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措施。尿蛋白〉1.0g/d,控制血压
- 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近期目标是将血压降低到指定水平。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可防止凌晨血压突然升高而猝死,标志是降压谷峰比值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病时,血压应降至
- 女性,68岁。慢性咳喘、咳痰近20年,近3年来症状加重,登二楼困难。有高血压病,服药控制较稳定。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昨天傍晚无明确诱因突感胸闷、气急渐渐加重,不能平卧,彻夜未眠,今晨前来急诊。查体:端坐呼吸,发绀。血压18/12kPa。气管位置无明显偏移。两肺叩诊过清音,呼吸音普遍降低,伴哮鸣音。心界叩不出,心音遥远。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女性,68岁。慢性咳喘、咳痰近20年,近3年来症状加重,登二楼困难。有高血压病,服药控制较稳定。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昨傍晚无明确诱因突感胸闷、气急渐渐加重,不能平卧,彻夜未眠,今晨前来急诊。体检:端坐呼吸,发绀。血压18/12kPa。气管位置无明显偏移。两肺叩珍过清音,呼吸音普遍降低,伴哮鸣音。心界叩不出,心音遥远。确立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应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