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肝硬化超声表现,不正确的描述是
- A: 肝区回声增强增粗
- B: 肝内可见实质不均质回声,并伴有门静脉癌栓
- C: 门静脉主干增宽,直径大于1.3-1.5cm
- D: 脐静脉重开
- E: 肝脏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状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肝硬化患者,腹胀,肝胆脾超声显示肝硬化、腹水,腹腔游离液体深度5.1cm。下列有关肝硬化患者腹水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患者,男,40岁。因腹胀1个月就诊。B超提示:①肝硬化,⑦脾大,③ 中等量腹水。初步诊断:肝硬化腹水。给予螺内酯、氯化钾口服。 处方: 螺内酯40mg tid 13o 氯化钾0.5g tid 13o 相关分析正确的有:
- 女性,65岁。因突发恶心、呕鲜血300ml,伴柏油样便入院,患者10年前有肝炎史。体检: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指。B超示肝硬化。在行补血止血治疗时,同时用三腔管压迫。下列有关三腔管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 患者,女,35岁。游走性四肢大关节痛4年,面部红斑半年,未诊治。近月余感腹胀、乏力、纳差。既往有血吸虫疫区生活史。体检:双颊部红斑,心肺无异常,腹部明显膨隆,肝肋下3cm,脾肋下3cm,双下肢不肿。腹部B超提示:肝硬化,脾厚6.5cm,腹腔积液。ANA1:640(+),颗粒型,抗SSA(+),抗SSB(+),抗ds-DNA(+),尿蛋白(++)。该患者肝硬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 女性,50岁。左侧胸痛、畏寒高热、咳嗽、脓痰1周,以往有肝硬化、类风湿关节炎支气管扩张病史。血WBC18×109/L,N90%;胸片示左下肺野均匀致密阴影,上缘呈弧形,外侧高;B超示左下胸腔积液,最可能的诊断为
- 患者男,56岁。因慢性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拟行脾切除+分流术。患者Hb82g/L,血小板85×109/L,肝功能ALT65IU/L,TBIL20mmol/L,总蛋白52g/L,白蛋白25g,凝血酶原时间(PT)18秒。B超示:少量腹水。关于门脉高压症手术麻醉,正确的是该患者适宜的麻醉方法是该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最好补充造成患者苏醒延迟的因素可能有
- 患者杨某,女,35岁,在青海牧区生活,从小家里一直养狗,从事挤羊奶工作十余年。1个月来自觉右上腹不适、轻微疼痛,无发热、黄疽。查体:右肋下触及6cm大、光滑、带有张力的包块,有轻度压痛。CT示:肝脏体积增大,肝区见一圆形、边界清楚、6cm×8cm的液性暗区。包虫皮内试验及血清抗体阳性,初步诊断为肝包虫病。用阿苯达唑治疗7天后,在B超引导下做肝包虫穿刺硬化手术,术后抗炎、保肝治疗,痊愈出院。与诊断该病有关的项目是与棘球蚴的致病程度无关的因素是对肝包虫病的防治措施不包括
- 患者杨某,女,35岁,在青海牧区生活,从小家里一直养狗,从事挤羊奶工作十余年。1个月来自觉右上腹不适、轻微疼痛,无发热、黄疽。查体:右肋下触及6cm大、光滑、带有张力的包块,有轻度压痛。CT示:肝脏体积增大,肝区见一圆形、边界清楚、6cm×8cm的液性暗区。包虫皮内试验及血清抗体阳性,初步诊断为肝包虫病。用阿苯达唑治疗7天后,在B超引导下做肝包虫穿刺硬化手术,术后抗炎、保肝治疗,痊愈出院。与诊断该病有关的项目是
- 患者杨某,女,35岁,在青海牧区生活,从小家里一直养狗,从事挤羊奶工作十余年。1个月来自觉右上腹不适、轻微疼痛,无发热、黄疽。查体:右肋下触及6cm大、光滑、带有张力的包块,有轻度压痛。CT示:肝脏体积增大,肝区见一圆形、边界清楚、6cm×8cm的液性暗区。包虫皮内试验及血清抗体阳性,初步诊断为肝包虫病。用阿苯达唑治疗7天后,在B超引导下做肝包虫穿刺硬化手术,术后抗炎、保肝治疗,痊愈出院。与诊断该病有关的项目是与棘球蚴的致病程度无关的因素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