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第一次复查时间为出院后( )
- A: 5天
- B: 7天
- C: 2周
- D: 1个月
- E: 3个月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子宫颈病灶切除术第一次术后全面复查的时机为术后( )
-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摘眼术后第一年应该( )复查一次
- 女,35岁。因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1小时急诊入院。怀孕3次,自然流产2次,顺产1胎。术前查Hb 75g/L,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5单位术后第一天复查Hb 100g/L。术后第8天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发热,T 38.5℃。检查Hb 70g/L。该患者可能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 男性,28岁,右胸被刀刺伤半小时后到医院就诊,明显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发现创口处有气体进出。若该患者入院时心率120次/分,血压11/8kPa,立位胸片见右胸膜腔一液平,位于第8后肋水平。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引出350ml血性液体,术后1小时胸引量为250ml;术后第2小时胸引量为250ml;第3小时为200ml。心率130次/分,血压仍为11/8kPa。复查胸片,右胸液平上升至第6后肋水平。此时的处理应为
- 某青年女性患腮腺肿瘤,并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医生认定必须做根治手术。由于手术可能影响外观,家长拒绝该手术,要求医生采用既可根治又不影响外观的手术。医生说明情况,只能尽最大努力,不能保证尽善尽美,家长同意后手术。术后一切情况正常。但10个月后肿瘤复发,需第二次手术,难度增大。家长认定是第一次手术不彻底所导致,要求追究医生责任。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分析,对该案例医生是否应该负道德责任,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应是
- 某青年女性患腮腺肿瘤,并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医生认定必须做根治手术。由于手术可能影响外观,家长拒绝该手术,要求医生采用既可根治又不影响外观的手术。医生说明情况只能尽最大努力,不能保证尽善尽美,家长同意后手术。术后一切情况正常。但10个月后肿瘤复发,需第二次手术,难度增大。家长认定是第二次手术不彻底所导致,要求追究医生责任。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分析,对该案例医生是否应该负道德责任,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应是
- 男性,28岁,右胸被刀刺伤半小时后到医院就诊,明显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发现创口处有气体进出。该病人发生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为急救处理中,首先要做的是若该患者病情稍稳定后,经X线摄片检查发现右肺萎陷达80%,两侧肋膈角清晰,则进一步的处理应是若该患者入院时心率120次/分,血压11/8kPa,立位胸片见右胸膜腔一液平,位于第8后肋水平。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引出350ml血性液体,术后1小时胸引量为250ml;术后第2小时胸引量为250ml;第3小时为200ml。心率130次/分,血压仍为11/8kPa。复查胸片,右胸液平上升至第6后肋水平。此时的处理应为
- 人像复原起源于十九世纪后半期,最初是为了证实一些“名人”的遗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依据音乐家巴赫的尸骨,工作人员复原了巴赫的头像。他们借助解剖学知识和雕刻刀,通过半身像来重现出他的容貌。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复原生前面貌的成功尝试。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考古、刑侦等各个领域。人像复原技术的成功说明
- 男,31岁,因颅脑外伤、神志不清2h入住脑外科。体检:深昏迷,T36.7℃,R29次/min,P88次/min,BP150/90mmHg,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颈抵抗,两侧呼吸音清,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双侧巴宾斯基征均为阳性。CT示颅内出血,外周血象WBC11.8×109/L,N85%,胸片报告无异常。入院后开颅去除颅内血肿,并行气管切开,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体温一直波动于38-38.5℃,术后第7天神志逐渐转清,体温复常,但术后第15天,体温升高到39.6℃,此时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医院感染依据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