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超声的应用范围不包括
- A: 超声导向穿刺诊断
- B: 治疗性穿刺
- C: 内镜超声
- D: 术中超声
- E: 入院常规检查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介入性超声的应用范围除外
-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范围,除外( )
- 目前超声引导下的介入诊疗较少应用于( )
- 女性,6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入院,平时易感冒。查体:T36.5℃,BP110/70mmHg。心率96次/分,律齐,第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外院超声心动图提示膜周部VSD。家属要求行介入治疗。为了判定是否合适行介入治疗,超声心动图需要测定的指标包括封堵术前需要完成的术前准备包括(提示:超声提示为膜部VSD,直径5mm,距主动脉瓣2mm,LVEDD45mm,有介入治疗适应证。拟行VSD封堵术)
- 女性,6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入院,平时易感冒。查体:T36.5℃,BP110/70mmHg。心率96次/分,律齐,第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外院超声心动图提示膜周部VSD。家属要求行介入治疗。为了判定是否合适行介入治疗,超声心动图需要测定的指标包括封堵术前需要完成的术前准备包括(提示:超声提示为膜部VSD,直径5mm,距主动脉瓣2mm,LVEDD45mm,有介入治疗适应证。拟行VSD封堵术)若封堵术后发生溶血则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女性,6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入院,平时易感冒。查体:T36.5℃,BP110/70mmHg。心率96次/分,律齐,第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外院超声心动图提示膜周部VSD。家属要求行介入治疗。为了判定是否合适行介入治疗,超声心动图需要测定的指标包括封堵术前需要完成的术前准备包括(提示:超声提示为膜部VSD,直径5mm,距主动脉瓣2mm,LVEDD45mm,有介入治疗适应证。拟行VSD封堵术)若封堵术后发生溶血则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如果合并以下畸形,则不能行VSD封堵术的是
- 1岁患儿,以反复发生肺炎来诊。提示:查体:T36.5℃,P160次/分,R55次/分,BP80/50mmHg。神志清楚,精神烦躁,口唇红润,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心音有力,律齐,胸骨右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3.5cm。血常规:WBC15.5×109/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25%,Hbllg/L,血小板200×109/L。患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室间隔回声脱失8mm,三尖瓣隔瓣与室缺边缘有纤维条索遮挡。根据患儿彩超示三尖瓣隔瓣与室缺边缘有纤维条索遮挡,患儿不易采用介入治疗。患儿入院后需要做的检査是应采用的治疗是
- 1岁患儿,以反复发生肺炎来诊。提示:查体:T36.5℃,P160次/分,R55次/分,BP80/50mmHg。神志清楚,精神烦躁,口唇红润,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心音有力,律齐,胸骨右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3.5cm。血常规:WBC15.5×109/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25%,Hbllg/L,血小板200×109/L。患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室间隔回声脱失8mm,三尖瓣隔瓣与室缺边缘有纤维条索遮挡。根据患儿彩超示三尖瓣隔瓣与室缺边缘有纤维条索遮挡,患儿不易采用介入治疗。患儿入院后需要做的检査是应采用的治疗是根据心脏彩超的结果,体检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 超声造影在穿刺介入的作用,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