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质的统计资料,常需不同的统计图加以表达,一般来讲
- A: 连续性资料宜用直条图
- B: 连续性资料宜用圆形图或构成比直条图
- C: 按质分组的资料宜用线图
- D: 按质分组的资料宜用直方图或多边图
-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性,28岁,2周前右脚受伤划破皮肤,未予注意。3日前高热、皮肤出现瘀点就诊。血压80/50mmHg。X线摄片肺实质未见明显病变。诊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经积极治疗血压仍不平稳,并出现气急,呼吸空气时PaO26kPa(45mmHg)。该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临床诊断首先考虑是该患者是否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有下列不同观点,不正确的是若该患者应用机械通气,为减少其对循环系统的不利影响,下列都是重要的除外
- 卤族元素氟、氯、溴、碘与银的化合物,统称为卤化银。其中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都应用于感光材料,只有氟化银不能应用。传统X线胶片的感光物质是溴化银加上微量的碘化银,扁平颗粒胶片的感光物质仅为溴化银。卤化银是胶片产生影像的核心。卤化银是以微晶体状态存在,卤化银的感光作用是以每个晶体为单位进行的。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晶体颗粒的大小、分布会给影像效果带来影响:①晶体颗粒大,感亮度高;②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颗粒性好;③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④晶体颗粒小,分辨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卤族元素氟、氯、溴、碘与银的化合物,统称为卤化银。其中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都应用于感光材料,只有氟化银不能应用。传统X线胶片的感光物质是溴化银加上微量的碘化银,扁平颗粒胶片的感光物质仅为溴化银。卤化银是胶片产生影像的核心。卤化银是以微晶体状态存在,卤化银的感光作用是以每个晶体为单位进行的。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晶体颗粒的大小、分布会给影像效果带来影响:①晶体颗粒大,感亮度高;②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颗粒性好;③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④晶体颗粒小,分辨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卤族元素氟、氯、溴、碘与银的化合物,统称为卤化银。其中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都应用于感光材料,只有氟化银不能应用。传统X线胶片的感光物质是溴化银加上微量的碘化银,扁平颗粒胶片的感光物质仅为溴化银。卤化银是胶片产生影像的核心。卤化银是以微晶体状态存在,卤化银的感光作用是以每个晶体为单位进行的。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晶体颗粒的大小、分布会给影像效果带来影响:①晶体颗粒大,感亮度高;②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颗粒性好;③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④晶体颗粒小,分辨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患者,男性,28岁。2周前右脚皮肤划破,未予注意。3天前高热,皮肤瘀点就诊。血压80/50mmHg,X线片肺实质未见明显病变。诊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经积极治疗血压仍不稳定,并出现气急,呼吸空气时PaO245mmHg(6kPa)。该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临床诊断首先考虑该患者是否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有下列不同观点,正确的是若该患者应用机械通气,为减少其对循环系统的不利影响,下列都是重要的,除外
- 男性,28岁,2周前右脚受伤划破皮肤,未予注意。3日前高热、皮肤出现瘀点就诊。血压80/50mmHg。X线摄片肺实质未见明显病变。诊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经积极治疗血压仍不平稳,并出现气急,呼吸空气时PaO26kPa(45mmHg)。该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临床诊断首先考虑是该患者是否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有下列不同观点,不正确的是若该患者应用机械通气,为减少其对循环系统的不利影响,下列都是重要的除外经过上述积极处理,患者PaCO2仍未回升至安全水平,推荐的有效治疗是如果应用PEEP,为减少对循环系统的不利影响和其他可能并发症,重要的措施是
- 产妇,女,33岁,汉族。妊娠前曾输同型血400ml。曾有怀孕2个月流产3次,8个月早产死胎1次。现为第5次怀孕,8个月时因有早产征象住院保胎。经药物治疗维持到妊娠36周时行剖宫产,患儿出生后12小时出现黄疸,Hb 120g/L,RBC 3.45×1012/L。产妇血型为O,CCDee;丈夫血型为A,CCDEE,患儿血清仅与5份含E抗原阳性的红细胞在酶和抗人球蛋白(AGT)介质中反应,在盐水介质中不反应,而与5份E抗原阴性的红细胞在三种介质中均不反应。产妇引起多次流产和死胎的原因是患儿的血型可能为Rh系统血型抗原的强弱顺序为
- 能最好地说明万物同源性和物质统一性的
- 男性,50岁,既往身体健康,近4个月出现2次肉眼血尿,经CT检査发现右肾实质及右肾静脉有实性占位性病变,门诊以“右肾癌及右肾静脉栓塞”收入院。下列症状存在可能性最小的是该患者同时并有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反应这一情况的体征是该患者KUB+IVP示右肾集合系统受压变形,右输尿管正常,左肾形态功能正常,左输尿管、膀胱正常,B超示:肝、胆、胰、脾正常,为进一步完善诊断,下列哪项检查必不可少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