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如痰涂片结核菌呈阳性(即初治涂阳病例),可用下列哪个化疗方案
- A: 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 B: 利福平、链霉素及吡嗪酰胺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 C: 乙胺丁醇、利福平及链霉素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 D: 乙胺丁醇、利福平及吡嚷酰胺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 E: 乙胺丁醇、利福平及对氨基水杨酸钠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32岁。断乳半年,1个月前发热,左乳皮温高,经“消炎”治疗后觉左乳胀大,变硬。就诊时觉得左乳有多个结节。触诊:左乳硬,皮肤较光滑,表面触及小硬结。钼靶X线片征象:病侧乳腺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其中布满不定形的沙粒状钙化影,皮肤明显呈“橘皮样”改变,腋下可见肿大淋巴结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该患者经粗针穿刺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但未见真皮淋巴管癌栓,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该患者经粗针穿刺病理行IHC检查,HER2(++),对于曲妥珠单抗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男性,49岁。发热、咳嗽近2周,痰少,色偶黄,伴胸闷。2日来出现咯血就诊,多为满口鲜血,每日约450ml。体检:右上肺叩浊,呼吸音低,闻及湿啰音。胸片示右肺上叶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5cm,洞壁光整,未见液平。本病例初步诊断首先考虑若怀疑肺结核,对本例诊断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提示:本病考虑为肺结核,但仍有怀疑)临床处理应采取(提示:经上述检查,如果仍没有确诊证据,但倾向于肺结核,而肺癌不能排除)肺结核的化疗方法有(提示:患者最终确诊为肺结核,给予抗结核化学治疗)此患者化疗方案选择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要求出院,对患者的宣传与忠告最重要的应是
- 男性,49岁。发热、咳嗽近2周,痰少,色偶黄,伴胸闷。2日来出现咯血就诊,多为满口鲜血,每日约450ml。体检:右上肺叩浊,呼吸音低,闻及湿啰音。胸片示右肺上叶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5cm,洞壁光整,未见液平。本病例初步诊断首先考虑若怀疑肺结核,对本例诊断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提示:本病考虑为肺结核,但仍有怀疑)临床处理应采取(提示:经上述检查,如果仍没有确诊证据,但倾向于肺结核,而肺癌不能排除)肺结核的化疗方法有(提示:患者最终确诊为肺结核,给予抗结核化学治疗)
- 女性,48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个月来感乏力,2天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上例患者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药物敏感试验对主要抗结核药物均耐药,其治疗应考虑
- 男性,49岁。发热、咳嗽近2周,痰少,色偶黄,伴胸闷。2日来出现咯血就诊,多为满口鲜血,每日约450ml。体检:右上肺叩浊,呼吸音低,闻及湿啰音。胸片示右肺上叶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5cm,洞壁光整,未见液平。本病例初步诊断首先考虑若怀疑肺结核,对本例诊断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提示:本病考虑为肺结核,但仍有怀疑)临床处理应采取(提示:经上述检查,如果仍没有确诊证据,但倾向于肺结核,而肺癌不能排除)肺结核的化疗方法有(提示:患者最终确诊为肺结核,给予抗结核化学治疗)此患者化疗方案选择
- 男,37岁,山东农村居民,因发热、寒战、体温高达39.6℃,伴头痛、腰疼3d于2017年9月12日入院。有鼠类接触史。体格检查:T39.6℃,P120次/min,R30次/min,BP90/60mmHg。神志清,精神菱靡,颜面、颈、胸部充血潮红,软腭可见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区及双肾区叩击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入院后查肾综合征出血热IgM抗体阳性,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入院后给予扩容、改善微循环、抗休克等治疗。患者于第5病日,胸、腹部出现皮疹,很快蔓延至四肢。经1周左右治疗患者外渗等症状减轻,但仍有发热、头痛。复查血常规:HB150g/L,WBC3.9×109/L,PLT92×109/L;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该患者发热、头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以协助诊断,对该病例应进一步做的检查是外斐反应结果:1:160阳性;结合临床情况,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与地方性斑疹伤寒混合感染。为与流行性斑疹伤寒鉴别,应该做的检查是
- 女性,48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个月来感乏力,2日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经检查痰菌阳性,确诊肺结核,在药敏测定结果报告之前化学治疗方案拟定应主要参考本例治疗方案拟定在下列组合中以哪一组比较适合[假设信息]如果痰菌阴性,此时应考虑下列哪种疾病[假设信息]如果该患者既往治疗极不规则,而肺结核复发,则复治方案必须做到上例患者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药物敏感试验对主要抗结核药物均耐药,其治疗应考虑
- 患者,男性,41岁。因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15年,反复乏力、尿黄1年余,加重伴发热、恶心15天入院。入院查体:T38℃,P96次/分,R20次/分,BP120/76mmHg;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右腋前线第4肋以下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界向左扩大,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心音有力;腹部膨隆,脐周有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扑翼样震颤阳性,计算力定向力减低,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未引出。近1周来,患者睡眠明显增多,患者院外未进行任何有价值的检查。为了全面了解病情,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不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和你所在医院的限制)。下列哪些检查是必要的胸、腹水结果回报,WBC分别为280×106/L和420×106/L,中性细胞分别为66%和78%。血气结果无明显异常。培养结果未回报。在现有资料基础上,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该患者经过两周的内科综合治疗,病情稳定,胸、腹水减少,黄疸下降,PTA升高至67%。腹水培养报告:大肠埃希杆菌,对多种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HBV-DNA定量5.6×106copies/ml。结合该患者的病史,关于本次发展为重型肝炎的发生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患者,女,65岁,农民,因持续不规则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半个月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无发热盗汗征、无高血压病和心脏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85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09/68mmHg。颈部淋巴结、双侧甲状腺均无肿大。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湿性啰音,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2×109/L,中性粒细胞52%,嗜酸性粒细胞8%,淋巴细胞30%,单核细胞10%。痰、尿及粪常规检查未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支原体和肺吸虫等。胸部X线摄片见两肺纹理增强,肋膈角变钝,双侧少量积液。经抗炎、抗结核药物治疗半个月,未见疗效。追问病史,患者家庭饲养猪、牛、鸡、鸭等畜禽,有长期与猫、狗密切接触史。40年前不明原因自然流产2次。遂采血检测弓形虫抗体,结果显示IgM、IgG和CAg均为阳性,PCR检测Toxo-DNA亦为阳性。3日后于B超定位下行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30ml,呈淡黄色,涂片姬氏染色查见新月形小体,一端稍尖,另端钝圆,中央有一紫红色染色质核。据此诊断为慢性获得性弓形虫肺炎。给予抗弓形虫治疗,联合应用乙胺嘧啶(第一天75mg,以后25mg/d)和复方磺胺甲噁唑(1g,2次/d),10天为1疗程。治疗后5天,体温即恢复正常,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抽血复查弓形虫抗体转阴,PCR检测Toxo-DNA阴性,痊愈出院。随诊6个月无复发。经胸腔积液涂片姬氏染色查见的虫体,最可能是弓形虫的该患者感染弓形虫的可能原因是治疗弓形虫病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对该病例进行诊断的依据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