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患者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后,出现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症状,考虑为
A: 中暑高热
B: 轻度中暑
C: 中暑痉挛
D: 热衰竭
E: 先兆中暑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患者,男,38岁。因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出现胸闷,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体温37.5℃,血压86/50mmHg。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患者因在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数小时,出现意识不清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皮肤湿冷,血压70/50mmHg,脉搏细速,体温37.5℃,心率120次/分。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是
患者因在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数小时,出现意识不清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皮肤湿冷,血压70/50mmHg,脉搏细速,体温37.5℃,心率120次/分,肺(一)。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是
患者,男,38岁。因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出现胸闷、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体温37.5℃,血压11.4/6.6kPa(86/50mmHg),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患者,男性,24岁,在高温环境中劳动2小时后,自感头晕、胸闷、口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体温37.5℃,血压80/50mmHg。护士为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某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后,出现胸闷,口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T37.5℃,血压86/50mmHg,哪项处理措施不妥
某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后,出现胸闷、口渴、脸色苍白、冷汗淋漓,T38.5℃,脉搏细弱,血压85/50mmHg。以下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患者男性,25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突然体温上升至40.5℃左右约4小时,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无汗,呼吸脉搏增快,判断此时的临床表现属于
患者男性,40岁,1周前出现牙痛,用牙签剔牙并伴出血,未在意,3天前清晨起床后出现右颈部疼痛,下午感觉发热及呼吸困难,请假回家休息,在家自行口服“环丙沙星”0.2g,每日2次,连续3天,不见好转,症状逐渐加重,3天来体温最高38.9℃,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急诊治疗,面罩吸氧,血氧仍持续下降,紧急床头胸片提示双肺大片密度增高影,在面罩吸氧10L/min的情况下血气结果回报PaO
2
42.5mmHg,PaCO
2
30.9mmHg,患者病情加重,满头大汗、躁动。该患者应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为该患者目前最恰当的诊断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