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软骨瘤可见到
- A: 局部肿块,无触痛,外伤后始发现
- B: 表面静脉怒张
- C: 多发生于扁平骨及不规则骨
- D: 发病后迅速出现瘫痪
- E: 病理性骨折后可自愈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骨软骨瘤X线可见
- 男性患者,20岁。膝关节肿痛1个月余,近来疼痛加剧,尤以夜间为甚。膝关节局部有些发红、皮温高。X线检查见股骨下端呈小斑片状溶骨性破坏,可见钙化及新骨形成,周围软组织肿胀;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病理检查所见,肿瘤位于股骨干骺端,并累及周围肌组织,切面呈多彩样外观:可见灰红、黄白及灰白半透明区域,并见出血、囊性变。镜下见大量的肿瘤性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区,并见梭形肉瘤细胞成分及花边状肿瘤性骨样组织和不规则的编织骨。该患者的病理诊断应为
- 男性患者,20岁。膝关节肿痛1个月余,近来疼痛加剧,尤以夜间为甚。膝关节局部有些发红、皮温高。X线检查见股骨下端呈小斑片状溶骨性破坏,可见钙化及新骨形成,周围软组织肿胀;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病理检查所见,肿瘤位于股骨干骺端,并累及周围肌组织,切面呈多彩样外观:可见灰红、黄白及灰白半透明区域,并见出血、囊性变。镜下见大量的肿瘤性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区,并见梭形肉瘤细胞成分及花边状肿瘤性骨样组织和不规则的编织骨。该患者的病理诊断应为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不应出现的是
- 患者,女,19岁,无明显诱因条件下出现左小腿近端疼痛1个月,查体:局部隆起,皮温略高,表面可见静脉曲张,膝关节活动不受影响,X线检查提示“胫骨近端虫蚀样破坏”,穿刺活检考虑为“软骨细胞型骨肉瘤”,首先给以化疗治疗。对于化疗疗效的判断,错误的是
- 患者男,47岁。因“右腹股沟区肿块1周”来诊。患者髋关节活动时疼痛3个月,功能正常。查体:右侧腹股沟可触及5cm×5cm肿块,较硬,界限清楚,固定;髋关节功能正常,关节穿刺少许褐色液体。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影像学检查:X线片示股骨头下部透亮区,边缘锐,边界清楚。强化CT示髋关节周围结节状软组织肿块,下内侧见股骨头溶骨性病灶,约2cm×2cm大小。最可能的诊断为肿瘤来自软组织肿块和骨破坏的关系可能是
- 患者,男,16岁,右小腿上段肿胀疼痛1个月,肿胀明显,影响睡眠质量,查体:右小腿上段肿胀,压痛明显,可及一大小约5cm×4cm肿块,固定,边界不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还需要进行的检查是术前化疗评估反应良好,肿瘤缩小,周围形成骨壳。治疗方案宜采取化疗后影像学示肿瘤缩小,周围形成骨壳与周围肌肉软组织界限清楚。目前的肿瘤分期是后续治疗是患者经过半年治疗后复查,X线片示右胫骨近端可见增生性骨形成,考虑复发。下一步的治疗考虑为
- 患者,男,35岁,右膝关节疼痛、肿胀半年,外院X片检查见右胫骨上端内侧有一4cm×3cm大小透光区,中间有“肥皂泡样"阴影,骨端膨大,近1个月来迅速长大,肿胀明显加重,夜间疼痛难忍,右膝关节活动受限,入院查X片提示胫骨近端呈云雾状阴影,病变侵入软组织最可能的诊断是下一步的检查是穿刺病理提示符合骨巨细胞瘤恶性改变,不排除骨肉瘤样变。化疗后影像学评估分期为ⅡA期。目前考虑的治疗方案是
- 男性。35岁,因右小腿疼痛2周入院。查体:右侧胫骨略向前弯曲,右小腿上段前外侧局部隆起,可触及包块,约4 cm ×2 cm,质硬,固定,轻压痛,浅静脉无曲张,肢体感觉肌力无异常。X线片显示右胫骨前外侧溶骨性病变,边界清楚,周围有骨质硬化,可见锯齿状骨皮质破坏,无软组织包块。需要鉴别诊断的病变不包括对该患者的下一步诊治通常不包括该患者术前诊断为造釉细胞瘤,最佳的治疗方法为
- 女性,48岁。出现左大腿前方疼痛1个月入院。疼痛呈钝痛,休息不缓解,活动后加重不明显。既往2年前有甲状腺肿物切除史,切除标本病理结果考虑乳头状甲状腺癌,分化良好。进一步实验室检査应该包括(提示:查体可见颈部检查未扪及包块,颈前可见甲状腺切除手术后瘢痕,长约10cm。双下肢活动好,肌力正常,无感觉障碍。下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左大腿中上段轻度压痛,叩痛明显,皮温不高,表面无静脉扩张。X线片检查见左股骨中上段转子下2 cm处髓内3 cm范围骨密度减低,骨皮质轻度变薄,低密度区界限不清)在考虑甲状腺癌骨转移的同时,应该除外骨侵犯影像形态相似的疾病,包括(提示:胸部X线片检査未见异常。左股骨中上段CT检查示骨内溶骨性破坏,边缘无明显硬化表现,与正常骨组织界限不清,骨皮质轻度虫蚀样破坏,变薄,最大层面髓腔广泛受累。未见软组织侵犯,ECT显示左股骨中上段放射性浓聚,其余未见异常。血、尿常规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超声未见肿瘤复发包块)可以选择的治疗措施是(提示:经过骨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发现甲状腺导管样结构,细胞有明显发育异常,核大,深染细胞易见。诊断:①甲状腺癌术后;②单发左股骨近端骨转移瘤)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