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诊断血小板无力症的最简便的试验是
A: 血涂片上血小板分散不堆集
B: 血小板聚集试验减低,但对瑞斯托霉素有反应
C: 血块收缩不良
D: 出血时间延长
E: 单克隆抗体证实缺乏GPⅡb/Ⅲa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患者男,22岁。因发热、伴淋巴结无痛进行性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无输血史。入院后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化疗和放疗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3个月后又复发、高热、伴消化道出血。淋巴结、肝、脾大。化验全血细胞减少,周围血见到幼稚淋巴细胞,骨穿确诊为淋巴瘤合并淋巴肉瘤白血病。立即给予化疗,因血小板10×10
9
/L,连续输注血小板2次,出血症状未见改善,血小板数量不增,考虑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如果患者血容量约5升。患者输血前血小板10×10
9
/L,输后1小时血小板20×10
9
/L,20小时后血小板15×10
9
/L。患者输入血小板总数是3×10
11
。患者的血小板恢复率(R)是判断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依据是
女性,45岁。确诊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止血完善次日出现血腹。化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正常。阿司匹林耐量试验延长3分钟,APTT 58秒(正常对照36秒),血小板黏附功能降低,Ⅷ因子:Ag活性为1%,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无聚集反应。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男性,12岁。发作性双下肢紫癜1周伴轻度瘙痒,肝脾无肿大,血小板计数150×10
9
/L,出血时间正常,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APTT正常,血浆vWF水平正常,尿常规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女性,26岁,1周来无明显原因出现皮肤散在出血点,伴牙龈出血,1天来出血加重。急诊化验:Plt 8×10
9
/L。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支持该患者诊断的临床表现是
女性,32岁,1周来无明显原因出现皮肤散在出血点,伴牙龈出血。1天来出血加重。急诊化验:Plt8×10
9
/L。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支持该患者诊断的临床表现是
女性,26岁,1周来无明显原因出现皮肤散在出血点,伴牙龈出血,l天来出血加重。急诊化验:Plt8×10
9
/L。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支持该患者诊断的临床表现是
男性,25岁,半年来苍白无力。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血清铁300μg/L,骨髓铁阴性,诊断缺铁性贫血,经口服铁剂治疗3周后无效。其原因除哪一项外,均有可能( )。
女,15岁,受凉后1周出现双下肢对称性皮肤瘀点、瘀斑,无有四肢关节肿痛、血尿和水肿。血小板计数30×10^9/L。最可能的诊断为( )。
女性,17岁。因行扁桃体摘除术,手术后出血不止。化验:血小板102×10
9
/L,出血时间6分钟,血小板黏附功能降低,对瑞斯托霉素无聚集反应,APTT58秒(正常对照40秒),Ⅷ:C活性30%,ⅧR:Ag及VWF活性降低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