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做心理治疗的来访者,其心理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许多研究表明以下一些来访者的人格特质是预测治疗取得好的疗效的最重要指标,但需除外
- A: 对人际关系的敏感性
- B: 来访者已处在心理痛苦之中
- C: 来访者诉说的是身体痛苦
- D: 有一定的应付能力
- E: 有成功的应付经验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哪些人不适合做心理治疗
- 患者,男性,12岁。上课不能集中精力,有很多小动作,经常会干扰周围同学,吸引老师注意。父母总觉得孩子做什么都做不好,并一同带着被诊断有“学校行为问题”的儿子来进行心理治疗。根据该来访家庭的具体情况可以首先考虑进行哪种干预在来访家庭进入治疗室后治疗师的下列哪些做法较为得当在访谈中父母争着向医生叙述孩子的缺点,以及他们对孩子所作所为的担心、失望,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父母的这种表现可以统称为以下哪种行为在治疗的最后阶段,医牛做出的下列哪种行为不太合适
- 女性,38岁,未婚。因怕热、多汗、消瘦2月余来诊。体检:甲状腺Ⅰ度肿大,杂音(-),心率120次/分,律齐。甲状腺吸碘率:3小时36%,24小时90%。此时最佳处理为患者应用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6周后症状明显减轻,T3、T4基本恢复正常,WBC3.8×109/L,中性粒细胞0.55。此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为患者于治疗4个月时,渐感双手及面部肿胀,甲状腺肿大Ⅱ度,此时应做下列哪项处理最合适
- 女性,38岁,未婚。因怕热、多汗消瘦2月余来诊。体检:甲状腺I度肿大,杂音(-),心率120次/min,律齐。甲状腺吸碘率:3小时36%;24小时90%。此时最佳处理为患者应用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6周后症状明显减轻,T3、T4基本恢复正常,WBC3.8×109/L,中性粒细胞0.55(55%)。此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为患者于治疗4个月时,渐感双手及面部肿胀,甲状腺肿大Ⅱ度,此时应做下列哪项处理最合适
- 女性,38岁,未婚。因怕热、多汗消瘦2月余来诊。体检:甲状腺I度肿大,杂音(-),心率120次/min,律齐。甲状腺吸碘率:3小时36%;24小时90%。患者于治疗4个月时,渐感双手及面部肿胀,甲状腺肿大Ⅱ度,此时应做下列哪项处理最合适
- 患者,男性,12岁。上课不能集中精力,有很多小动作,经常会干扰周围同学,吸引老师注意。父母总觉得孩子做什么都做不好,并一同带着被诊断有“学校行为问题”的儿子来进行心理治疗。根据该来访家庭的具体情况可以首先考虑进行哪种干预在来访家庭进入治疗室后治疗师的下列哪些做法较为得当在访谈中父母争着向医生叙述孩子的缺点,以及他们对孩子所作所为的担心、失望,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父母的这种表现可以统称为以下哪种行为在治疗的最后阶段,医牛做出的下列哪种行为不太合适在结束访谈时,医生布置家庭作业:父母每天至少记录孩子的5条优点。医生布置的这个家庭作业叫做
- 男性,27岁,3年来多次发作心悸不适,无明显诱因,发作突发突止,近1月来发作频繁入院。查体:BP120/70mmHg,P72次/分,心率7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患者ECG示预激综合征,胸片及心脏彩超未见异常,24小时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速,心内电生理示左侧旁道。该患者下一步治疗
- 女性,38岁,未婚。因怕热、多汗、消瘦2月余来诊。体检:甲状腺Ⅰ度肿大,杂音(-),心率120次/分,律齐。甲状腺吸碘率:3小时36%,24小时90%。此时最佳处理为患者应用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6周后症状明显减轻,T3、T4基本恢复正常,WBC3.8×109/L,中性粒细胞0.55。此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为患者于治疗4个月时,渐感双手及面部肿胀,甲状腺肿大Ⅱ度,此时应做下列哪项处理最合适治疗1年后,病情稳定,患者结婚,婚后采用口服避孕药。在随访过程中发现TT30.05nmol/L(3.2ng/ml),TT4258nmol/L(20.0μg/dl),此时应考虑
- 女性,38岁,未婚。因怕热、多汗消瘦2月余来诊。体检:甲状腺I度肿大,杂音(-),心率120次/min,律齐。甲状腺吸碘率:3小时36%;24小时90%。此时最佳处理为患者应用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6周后症状明显减轻,T3、T4基本恢复正常,WBC3.8×109/L,中性粒细胞0.55(55%)。此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为患者于治疗4个月时,渐感双手及面部肿胀,甲状腺肿大Ⅱ度,此时应做下列哪项处理最合适治疗1年后,病情稳定,患者结婚,婚后采用口服避孕药。在随纺过程中发现TT3 0.05nmol/L(3.2ng/ml),TT4 258nmol/L(20.0μg/dl),此时应考虑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