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单核细胞较特异的免疫学指标是
- A: CD13
- B: CD14
- C: CD15
- D: CD33
- E: CD34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维甲酸是临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常用药物,为维生素A的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它经单纯扩散通过细胞膜后,通过与核受体结合参与诱导细胞分化而发挥疗效。此类脂溶性物质在通过细胞膜时,对其跨膜扩散能力影响最大的是该物质的
- 患者女性,24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3月余,伴心慌1周就诊。平时挑食,其他无特殊病史。月经初潮12岁,月经量较多。查体:T 36.6℃,P 98次/分,R 18次/分,BP 110/70mmHg。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口唇苍白,舌乳头正常。心肺(-),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Hb 64g/L,RBC 3.1×109/L,Hct 0.21,RDW 22%,WBC 6.5×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2%,淋巴细胞26%,单核细胞2%,PLT 310×109/L,网织红细胞1.5%,尿蛋白(-),镜检(-),大便潜血(-)。如果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可出现的现象有
- 患者,男性,60岁。躯干、四肢散在斑块3年余,皮损瘙痒不明显。查体:躯干、四肢散在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浸润性斑块,界限清楚,呈圆形、卵圆形或环状外观,部分形成隆起性结节。组织病理学示:表皮内散在深染脑回状单一核细胞,核大,周围有空晕,真皮浅层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呈带状或斑片状浸润,有异形性,即核深染,外形、大小不规则;免疫组化示:CD3(+)、CD4(+)、CD45RO(+),CD8(-)。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男性,60岁。躯干、四肢散在斑块3年余,皮损瘙痒不明显。查体:躯干、四肢散在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浸润性斑块,界限清楚,呈圆形、卵圆形或环状外观,部分形成隆起性结节。组织病理学示:表皮内散在深染脑回状单一核细胞,核大,周围有空晕,真皮浅层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呈带状或斑片状浸润,有异形性,即核深染,外形、大小不规则;免疫组化示:CD3(+)、CD4(+)、CD45RO(+),CD8(-)。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除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外,对患者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 患者女性,24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3月余,伴心慌1周就诊。平时挑食,其他无特殊病史。月经初潮12岁,月经量较多。查体:T 36.6℃,P 98次/分,R 18次/分,BP 110/70mmHg。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口唇苍白,舌乳头正常。心肺(-),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Hb 64g/L,RBC 3.1×109/L,Hct 0.21,RDW 22%,WBC 6.5×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2%,淋巴细胞26%,单核细胞2%,PLT 310×109/L,网织红细胞1.5%,尿蛋白(-),镜检(-),大便潜血(-)。如果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则实验室检查可出现的变化有
- 患者女性,24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3月余,伴心慌1周就诊。平时挑食,其他无特殊病史。月经初潮12岁,月经量较多。查体:T 36.6℃,P 98次/分,R 18次/分,BP 110/70mmHg。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口唇苍白,舌乳头正常。心肺(-),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Hb 64g/L,RBC 3.1×109/L,Hct 0.21,RDW 22%,WBC 6.5×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2%,淋巴细胞26%,单核细胞2%,PLT 310×109/L,网织红细胞1.5%,尿蛋白(-),镜检(-),大便潜血(-)。对缺铁性贫血有价值的其他诊断指标有
- 患者女性,24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3月余,伴心慌1周就诊。平时挑食,其他无特殊病史。月经初潮12岁,月经量较多。查体:T 36.6℃,P 98次/分,R 18次/分,BP 110/70mmHg。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口唇苍白,舌乳头正常。心肺(-),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Hb 64g/L,RBC 3.1×109/L,Hct 0.21,RDW 22%,WBC 6.5×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2%,淋巴细胞26%,单核细胞2%,PLT 310×109/L,网织红细胞1.5%,尿蛋白(-),镜检(-),大便潜血(-)。如果对该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形态学显微镜检查,可以见到
-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以原始单核细胞为主,可>80%(NEC或单核系细胞),幼稚单核细胞较少。符合此特征的白血病是
- 对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和DC有趋化和激活作用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属于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