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晚期淋巴结的病理变化特点( )。
- A: 淋巴滤泡增生
- B: 副皮质区增生
- C: 窦组织细胞增生
- D: 淋巴细胞消失殆尽
- E: 副皮质区变窄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晚期艾滋病患者淋巴结的病变是
- 某一晚期艾滋病患者出现脑膜炎的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有高滴度抗体,以印度墨汁染色发现大量有厚荚膜的酵母型菌,引起这种机会感染最可能的真菌是
- 男性,29岁,因“全身淋巴结肿大2个月,低热伴全身不适1月余”来诊。发病来精神差。患者未婚,有多个性伴侣。查体:T37.5℃;P84次/分,R17次/分,BP112/76mmHg;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分别为1.0cm、1.5cm、1.7cm,无压痛,可自由活动。HIV抗体(+);淋巴结活检反应性增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2/mm3。患者现处于艾滋病的以下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有(提示:家属得知患者疾病后,表现出恐惧、不愿亲近患者,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家属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患者的心理状态处于(提示:入院后患者极少与医护人员交流,第3日晚护士查房发现其抽屉里有一瓶安眠药)
- 男性,29岁,因“全身淋巴结肿大2个月,低热伴全身不适1月余”来诊。发病来精神差。患者未婚,有多个性伴侣。查体:T37.5℃;P84次/分,R17次/分,BP112/76mmHg;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分别为1.0cm、1.5cm、1.7cm,无压痛,可自由活动。HIV抗体(+);淋巴结活检反应性增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2/mm3。患者现处于艾滋病的以下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有(提示:家属得知患者疾病后,表现出恐惧、不愿亲近患者,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家属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患者的心理状态处于(提示:入院后患者极少与医护人员交流,第3日晚护士查房发现其抽屉里有一瓶安眠药)发生上述情况,主要是因为艾滋病病毒破坏了人体的(提示:入院后第2周干咳、气促,活动后加重;T37.5~38.2℃;胸部X线片:双肺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
- 男性,29岁,因“全身淋巴结肿大2个月,低热伴全身不适1月余”来诊。发病来精神差。患者未婚,有多个性伴侣。查体:T37.5℃;P84次/分,R17次/分,BP112/76mmHg;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分别为1.0cm、1.5cm、1.7cm,无压痛,可自由活动。HIV抗体(+);淋巴结活检反应性增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2/mm3。患者现处于艾滋病的以下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有(提示:家属得知患者疾病后,表现出恐惧、不愿亲近患者,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家属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患者的心理状态处于(提示:入院后患者极少与医护人员交流,第3日晚护士查房发现其抽屉里有一瓶安眠药)发生上述情况,主要是因为艾滋病病毒破坏了人体的(提示:入院后第2周干咳、气促,活动后加重;T37.5~38.2℃;胸部X线片:双肺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理为(提示:实习护士小王在为该患者拔输液针时不慎发生针刺伤)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提示:患者现服用抗病毒药物齐多夫定+拉米夫定+艾法韦仑)
- 男性,29岁,因“全身淋巴结肿大2个月,低热伴全身不适1月余”来诊。发病来精神差。患者未婚,有多个性伴侣。查体:T37.5℃;P84次/分,R17次/分,BP112/76mmHg;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分别为1.0cm、1.5cm、1.7cm,无压痛,可自由活动。HIV抗体(+);淋巴结活检反应性增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2/mm3。患者现处于艾滋病的以下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有(提示:家属得知患者疾病后,表现出恐惧、不愿亲近患者,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家属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患者的心理状态处于(提示:入院后患者极少与医护人员交流,第3日晚护士查房发现其抽屉里有一瓶安眠药)发生上述情况,主要是因为艾滋病病毒破坏了人体的(提示:入院后第2周干咳、气促,活动后加重;T37.5~38.2℃;胸部X线片:双肺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理为(提示:实习护士小王在为该患者拔输液针时不慎发生针刺伤)
- 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 艾滋病患者可检查
- 晚期艾滋病的淋巴结特征病变有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