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出现肝区疼痛、肝大、GPT增高时,应采用哪组抗结核药为好
- A: 异烟肼+链霉素
- B: 异烟肼+对氨水杨酸
- C: 异烟肼+利福平
- D: 链霉素+利福平
- E: 链霉素+乙胺丁醇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35岁。腹痛,便秘3个月,加重10天。2年前患肺结核。查体:腹软,右下腹压痛,触及一鸡蛋大小包块,肠鸣音活跃。X线钡透:回盲部充盈缺损。PPD试验强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对于该患者,为进一步确诊,还应做的检查是肠结核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肠结核最好发的部位是
- 女性,35岁。腹痛,便秘3个月,加重10天。2年前患肺结核。查体:腹软,右下腹压痛,触及一鸡蛋大小包块,肠鸣音活跃。X线钡透:回盲部充盈缺损。PPD试验强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对于该患者,为进一步确诊,还应做的检查是肠结核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 女性患者30岁,两年来经常腹痛、腹泻、便血、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查体:体温37.6℃,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结肠镜发现,回盲部粘膜多个溃疡,其长轴与肠轴垂直,应诊断为__
- 男性,49岁,从青年时期开始,时常有腹痛及腹泻,近3个月来出现便血及腹部包块。腹腔手术发现,结肠壁增厚。镜下见增厚的结肠内正常腺体被破坏,具有明显异型性的细胞围成腺腔样结构,可见核分裂象,这些腺腔样结构侵犯到深肌层内,但未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该患者应属于Dukes分期的哪一期该患者目前所患疾病可能与下列疾病有关,但应除外
- 男性,49岁,从青年时期开始,时常有腹痛及腹泻,近3个月来出现便血及腹部包块。腹腔手术发现,结肠壁增厚。镜下见增厚的结肠内正常腺体被破坏,具有明显异型性的细胞围成腺腔样结构,可见核分裂象,这些腺腔样结构侵犯到深肌层内,但未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该患者应属于Dukes分期的哪一期
- 男性,19岁,间断右下腹痛伴低热3个月,腹痛常于进餐后加重,排便后缓解,发病来粪便呈稀糊状,无黏液、脓血。有乏力,体重下降。6个月前患强直性脊柱炎,一直服用SASP。查体右下腹有压痛。结肠镜检查显示升结肠黏膜有多发溃疡,其间可见部分正常肠黏膜;盲肠及回盲瓣溃疡形成并呈增殖样改变;回肠末端(肠镜进入约15cm)黏膜呈铺路石样并多发溃疡;活检组织中找到非干酪样肉芽肿。该患者最应该排除的疾病是对排除肠结核最没有帮助的检查是该患者经检查没有找到结核菌感染的证据,首选的治疗是
- 男,78岁,腰骶部疼痛2个月,直肠指检前列腺增大,有结节,质地坚硬且侵犯直肠,血清PSA80.6ng/ml,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见腰椎转移病灶。该患者临床分期( )。应选择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
- 男,78岁。腰骶部疼痛2个月。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有结节,质地坚硬且侵犯直肠,血清PSA80.6mg/ml,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见腰椎转移病灶。该患者临床分期是应选择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 患者男性,19岁,黏液脓血便伴腹痛2个月,入院时腹泻每日6次以上,有明显黏液血便,T大于37.7℃,P大于90次/分,ESR大于30mm/h。目前哪项检查不宜使用入院后该患者肠镜发现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粪常规见大量白细胞,未见虫卵,首先考虑该患者排除小肠病变、结核及肝炎后,使用何种治疗较为合理该患者经治疗后发现腹痛加剧,腹部立位平片表现为巨大肠腔扭曲,考虑出现上述情况,通常的应对措施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