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昏迷病人的求医行为属
A: 主动型
B: 被动型
C: 强制型
D: 参与型
E: 合作型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某女患者,59岁,因患肝硬化腹腔积液,出现肝性脑病,多次昏迷,处于濒死状态。其子在得知母亲已治愈无望时,向主管医师提出书面请求:为其母实施“安乐死“,以尽快解除病人濒死前的剧痛。在家属再三请求之下,主管医师下了医嘱,先后两次注射复方冬眠灵175mg,病人安静地死去。之后,主管医师及病人的儿子2人均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立案,后经市人民法院多次公开审理及诉讼后,才宣告主管医师无罪释放。从医学伦理方面对该医师所作所为的正确评价是
某女患者,59岁,因患肝硬化腹水,肝硬化失代偿期住进某市中医院,经治疗病情未见改善,反而加重,出现肝性脑病,多次昏迷,处于濒死状态。其子在得知母亲已治愈无望时,向主管医师提出书面请求为其母实施"安乐死",以尽快解除病人濒死前的剧痛。在家属再三请求之下,主管医师于1986年6月28日下了医嘱,先后两次注射复方冬眠灵175mg,病人安静地死去。之后,主管医师及病人的儿子二人均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立案,主管医师先后两次被收审,并被逮捕羁压一年,后经市人民法院多次公开审理及诉讼后,才宣告主管医师无罪释放。从医学伦理方面对该医师所做所为的正确评价是
患者,女性,59岁,因患肝硬化腹水,出现肝性脑病,多次昏迷,处于濒死状态。其子在得知母亲已治愈无望时,向主管医师提出书面请求:为其母实施“安乐死”,以尽快解除患者濒死前的剧痛。在家属再三请求之下,主管医师下了医嘱,先后两次注射复方冬眠灵175mg,患者安静地死去。之后,主管医师及患者的儿子2人均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立案,后经市人民法院多次公开审理及诉讼后,才宣告主管医师无罪释放。从医学伦理方面对该医师所作所为的正确评价是
患者,女性,59岁。因患肝硬化腹水,出现肝性脑病,多次昏迷,处于濒死状态。其子在得知母亲已治愈无望时,向主管医师提出书面请求:为其母实施“安乐死”,以尽快解除患者濒死前的剧痛。在家属再三请求之下,主管医师下了医嘱,先后两次注射复方氯丙嗪175mg,患者安静地死去。之后,主管医师及患者的儿子2人均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立案,后经市人民法院多次公开审理及诉讼后,才宣告主管医师无罪释放。从医学伦理方面对该医师所作所为的正确评价是
昏迷病人应采用
昏迷病人或不愿进食的病人
昏迷病人不宜使用
病人出现昏迷的主要原因是
为肝昏迷病人灌肠时禁用: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