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黄色瘤病为吞噬脂质的组织细胞呈局限性集聚在皮肤的某一部位,这一部位为
- A: 表皮
- B: 真皮
- C: 皮下组织
- D: 皮肤附属器
- E: 表皮真皮交界处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性,35岁,病程2个月,轻度乏力,腹胀,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肋下2cm,梗阻性黄疸化验结果,肝胆B超未见肿瘤、结石,肝外胆管无扩张,应诊断为__
- 男性,35岁,病程2个月,轻度乏力,腹胀,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肋下2cm触及,梗阻性黄疸,肝胆B超未见肿瘤、结石,肝外胆管无扩张,应诊断为
- 男性,35岁,病程2个月,轻度乏力,腹胀,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肋下触2cm,梗阻性黄疸化验结果,肝胆B超未见肿瘤、结石,肝外胆管无扩张,应诊断为( )
- 患者女性,39岁。发现皮肤黄色斑块10年,胸闷2年,反复发作胸痛1年。心电图检查示心肌缺血。血压138/90mmHg,心率74次/分,节律齐,无心脏杂音。双侧上眼睑有扁平黄色瘤,手指、足跟肌腱处见结节状黄色瘤,两眼有明显的角膜弓。血脂测定结果为:TC 12.3mmol/L,TG 1.5mmol/L,HDL-C 1.2mmol/L,LDL-C 8.0mmol/L。其母亲有冠心病,父亲有高血压,兄妹中一个有胆固醇增高。如要进一步确诊,可进行下述何种检查
- 患者女性,39岁。发现皮肤黄色斑块10年,胸闷2年,反复发作胸痛1年。心电图检查示心肌缺血。血压138/90mmHg,心率74次/分,节律齐,无心脏杂音。双侧上眼睑有扁平黄色瘤,手指、足跟肌腱处见结节状黄色瘤,两眼有明显的角膜弓。血脂测定结果为:TC 12.3mmol/L,TG 1.5mmol/L,HDL-C 1.2mmol/L,LDL-C 8.0mmol/L。其母亲有冠心病,父亲有高血压,兄妹中一个有胆固醇增高。该患者可诊断为哪一型高脂血症
- 患者女性,39岁。发现皮肤黄色斑块10年,胸闷2年,反复发作胸痛1年。心电图检查示心肌缺血。血压138/90mmHg,心率74次/分,节律齐,无心脏杂音。双侧上眼睑有扁平黄色瘤,手指、足跟肌腱处见结节状黄色瘤,两眼有明显的角膜弓。血脂测定结果为:TC 12.3mmol/L,TG 1.5mmol/L,HDL-C 1.2mmol/L,LDL-C 8.0mmol/L。其母亲有冠心病,父亲有高血压,兄妹中一个有胆固醇增高。如结合症状、家族史与血脂测定结果,临床上应考虑为
- 男性,62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眼黄、逐渐加深,尿液颜色加深,且变为浓茶样;不伴有腹痛,无寒战、发热。粪便颜色开始时为黄色,颜色逐日变为接近白色的浅黄色。无恶心、呕吐。附近医院按“肝炎”给予中药治疗,服药后粪便有时为黑色,自述可能与服中药有关。经过治疗后自觉眼黄有所消退,尿液颜色也变浅黄,故继续中药治疗。但服药2周后眼黄又加深,比发病时更黄,粪便逐渐变为白色,且晚上常有皮肤瘙痒,无好转。查体:T36.2℃,P67次/分,R20次/分。发育正常,营养稍差,意识清醒,自动体位。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但腹部皮肤有抓痒划痕。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重度黄染。腹部外科情况:腹平,未见肠型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软,右上腹轻压痛,其余腹部无压痛,肝肋下未及,可触及右上腹梨状肿物,边界清楚、质软,约6cm×4cm,Murphy征阴性。脾未触及。腹部叩诊鼓音,未叩出转移性浊音。肠鸣音5次/分,未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音。对黄疸病因的诊断,检查项目应选择可鉴别此患者黄疸性质的实验室检查是为选择手术方案,应行的检查是(提示:检查发现患者TBil326μmol/L,DBil235μmol/L;B超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胆囊增大,胆囊内可见强回声1.2cm,其后有声影)术前治疗应选择(提示:患者CA19-9为9kU/L,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溃烂成菜花状)此时应行(提示:积极准备后行剖腹探查手术,术前Hb95g/L,血浆白蛋白30g/L,术中发现胆囊增大,胆囊内胆汁绿色,肿瘤位于胰头不能切除,肿瘤已侵犯肝门、门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且已侵及十二指肠致十二指肠梗阻,周围淋巴结及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不能切除病灶)
- 患者,男性,46岁。鼻根部皮疹2年。皮疹初为黄豆大小的淡红斑,逐渐扩大增厚。无发热、关节肿痛和脱发。查体:患者鼻背部及左下眼睑见直径为6cm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光滑,无压痛。关于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性最小的疾病是该患者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深层弥漫性片状淋巴样细胞浸润,无细胞异形性,以血管和附属器周围为著,胶原间未见黏蛋白沉积。抗核抗体谱正常。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适合于该病治疔的方法是该病的临床特点还包括下列疾病不属于皮肤假性淋巴瘤范畴的是
- 皮肤黄瘤病的发病机制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