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胃窦癌根治术切除范围是。
- A: 小弯侧切除线距癌肿上缘6~8cm
- B: 大弯侧切除点位于脾门下
- C: 下缘达幽门下2~3cm
- D: 上缘达食道
- E: 下缘达幽门管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男性,48岁,持续上腹部隐痛2个月,食欲差,多次大便潜血阳性。查体:消瘦,面色苍白,上腹部压痛,未触及包块。给予制酸、止血等治疗一周,效果不明显,大便潜血仍呈阳性。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该患者不接受纤维胃镜检查,临床行18F-FDG PET/CT显像,显像示胃窦区可见一局灶性放射性分布浓聚影,为进一步鉴别胃窦区生理性摄取与恶性肿瘤,拟应优先采用的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是同时18F-FDG PET/CT显像示肝内可见多发局灶性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影,考虑胃癌肝转移,胃癌肝转移的途径是
- 女性,50岁,因上腹隐痛,嗳气,进食后腹部饱账3个月在门诊就诊。起病后食欲轻度减退,无体重减轻。无呕吐、腹泻、反酸和胃灼热等症状。患者的父亲因胃癌于64岁时死亡。查体:T36.6℃,P76次/分,R18次/分。营养发育良好,舌薄白苔,巩膜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听诊和叩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Hb11.6g/L,WBC8.4×109/L,BPT210×109/L。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上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和肾均未见异常。12导联心电图正常。胃镜诊断: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报告:胃窦部黏膜轻度萎缩伴肠化,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快速尿素酶试验H.pylori阳性。病史询问和体检中,不属于重症疾病“报警性症状”的是
- 女性患者,40岁。2年前曾因腹胀、上腹部不适病史被诊断为“胃溃疡”。本次腹胀半个月,按胃溃疡治疗未见好转,3天前自己触及下腹部包块而就诊。发病以来二便正常,月经无变化。最近两个月下降3Kg。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双侧下腹部均可触及7cm×6cm大小的包块,有结节感,活动度尚可,无触痛,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活动良好,双侧附件区均可触及7cm×6cm×6cm大小包块,性质同腹部检查。超声检查左侧附件区可见一6.0cm×7.5cm肿物,实性,活动好,右侧附件区可见一8.0cm×5.5cm性质相同肿物,大量腹水。胃镜检查:于胃窦区见一2.5cm×3.5cm溃疡,表面污秽,病理检查结果为胃癌。根据上述结果,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女性,50岁,因上腹隐痛,嗳气,进食后腹部饱账3个月在门诊就诊。起病后食欲轻度减退,无体重减轻。无呕吐、腹泻、反酸和胃灼热等症状。患者的父亲因胃癌于64岁时死亡。查体:T36.6℃,P76次/分,R18次/分。营养发育良好,舌薄白苔,巩膜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听诊和叩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Hb11.6g/L,WBC8.4×109/L,BPT210×109/L。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上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和肾均未见异常。12导联心电图正常。胃镜诊断: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报告:胃窦部黏膜轻度萎缩伴肠化,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快速尿素酶试验H.pylori阳性。病史询问和体检中,不属于重症疾病“报警性症状”的是本例患者近期应该做的检查可不包括下列哪项
- 女性,50岁,因上腹隐痛,嗳气,进食后腹部饱账3个月在门诊就诊。起病后食欲轻度减退,无体重减轻。无呕吐、腹泻、反酸和胃灼热等症状。患者的父亲因胃癌于64岁时死亡。查体:T36.6℃,P76次/分,R18次/分。营养发育良好,舌薄白苔,巩膜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听诊和叩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Hb11.6g/L,WBC8.4×109/L,BPT210×109/L。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上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和肾均未见异常。12导联心电图正常。胃镜诊断: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报告:胃窦部黏膜轻度萎缩伴肠化,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快速尿素酶试验H.pylori阳性。病史询问和体检中,不属于重症疾病“报警性症状”的是本例患者近期应该做的检查可不包括下列哪项患者胃镜和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Hp(+),下列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
- 女性患者,40岁。2年前曾因腹胀、上腹部不适病史被诊断为“胃溃疡”。本次腹胀半个月,按胃溃疡治疗未见好转,3天前自己触及下腹部包块而就诊。发病以来二便正常,月经无变化。最近两个月下降3Kg。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双侧下腹部均可触及7cm×6cm大小的包块,有结节感,活动度尚可,无触痛,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活动良好,双侧附件区均可触及7cm×6cm×6cm大小包块,性质同腹部检查。本病例可能的诊断有患者入院,拟进一步明确诊断,应做的检查有超声检查左侧附件区可见一6.0cm×7.5cm肿物,实性,活动好,右侧附件区可见一8.0cm×5.5cm性质相同肿物,大量腹水。胃镜检查:于胃窦区见一2.5cm×3.5cm溃疡,表面污秽,病理检查结果为胃癌。根据上述结果,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胃癌患者MRI检查时体位为常规仰卧,胃窦癌患者可( )
- 鼻窦癌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 上颌窦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