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血清中何种成分有助于皮肌炎的早期诊断
- A: 乳酸脱氢酶
- B: 肌红蛋白
- C: 还原型血红蛋白
- D: 肌酸激酶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性,50岁。无吸烟史,既往体健,因发热、咳嗽、胸痛7天就诊,咳少量黄白色黏痰。查体:T37.8℃,神志清,呼吸平顺,唇甲无发绀,气管居中,右中下肺叩诊呈浊音,右中下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右下肺可闻及少许细湿性啰音。患者应首先完善以下哪些资料患者行血常规示:WBC21×109/L,N94%,L7%;胸片示右中下肺可见大片状高密度阴影,边缘尚清。目前可能的诊断为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病情稳定、好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消失,复查血常规未见异常,胸片示右中下肺病灶大部分吸收。目前诊断为为明确致病菌,进行痰细菌学检查。合格痰标本有何要求
- 男性,32岁,慢性肝病6年,每日饮啤酒2瓶已10余年,近1个月以来腹胀尿少。化验示ALT80U,HBsAg(+)、HBeAg(+)、HBV-DNA(+),血清胆红素正常。B超示少量腹水。疾病诊断考虑为上述检查结果为血WBC13×106/L,中性0.84,血培养(-),尿常规WBC5~7/HP,腹部平所示肠段充气,腹水常规示WBC450/μl,腹水培养(-),将如何给予处理在上述情况下须尽快做出诊断,哪项检查最确切
- 男性,34岁。头晕、乏力2年余,加重伴皮肤黄染1月入院。化验:Hb 50g/L,WBC 3.0×109/L,血小板48×109/L,网织红细胞0.20(20%),骨髓涂片增生活跃,红系占0.53(53%),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尿胆红质(-),尿胆原1:320(+),尿含铁血黄素(+),血清铁蛋白12μg/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在询问病史时,下列哪项最为重要何项辅助检查最具确诊价值
- 女性,23岁,反复发作关节痛年余,浮肿1个月入院。体检:血压20/12kPa(150/90mmHg),颜面及下肢明显浮肿,双膝关节有肿胀及轻度压痛。血红蛋白78g/L,白细胞3.0×109/L,血小板50×lO9/L,尿液检查蛋白(++++),红细胞10~20个/HP,白细胞5~10个/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5.6g,为非选择性蛋白尿,ALT50U,A/G=30/40g/L,血清IgG22g/L。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以选用何种抗生素为宜
- 甲胎蛋白(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g/L)。在成人,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恢复了产生AFP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升高。大量的临床工作发现,部分肝硬化病人会长期出现AFP超过1000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同时发现约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过10。请问如何区分正常胎儿,肝癌或肝硬化病人产生的甲胎蛋白
- 在望色十法中,色清主以下何证
- 患者男,46岁。发现右眼上睑皮下硬节半月余,自觉无明显不适。检查:右眼视力正常,眼睑皮肤稍隆起,眼睑皮下可触及一黄豆大小圆形肿块,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无明显压痛,局部睑结膜黯红色充血,余无异常发现。最可能的诊断是此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如手术,最好取样做病理检查以除外下列疾病中的如手术,将如何选择睑板面切口
- 患者男,46岁。发现右眼上睑皮下硬节半月余,自觉无明显不适。检查:右眼视力正常,眼睑皮肤稍隆起,眼睑皮下可触及一黄豆大小圆形肿块,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无明显压痛,局部睑结膜黯红色充血,余无异常发现。最可能的诊断是此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如手术,最好取样做病理检查以除外下列疾病中的如手术,将如何选择睑板面切口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是
- 女孩,10岁,因发热、咳嗽10天而入院。体温波动于38.5-39.5℃之间,咳嗽为刺激性干咳,少痰,以清晨及夜间为著。于外院先后静点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共6天,病情无明显好转。查体:一般状态良,双肺呼吸音粗糙,余无阳性体征。血常规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阴性,X线胸片示右肺中叶大片状阴影。患儿应进一步做何检查临床诊断考虑为下一步治疗方案应选择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